-
〓 新书架:《龟兹石窟题记》(全3册)
赵莉、荣新江主编,中西书局2020年12月第一版,1200.00元新疆龟兹研究院是目前国内吐火罗语材料最为集中的收藏单位。本书由新疆龟兹研究院与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合作,系统梳理古代龟兹王国范围内现存所有吐火罗语资料,尤其对之前较少被关注的石窟题记,详细释读及研究,是具有国际学术水平的新疆现存吐火......
-
〓 “君幸酒”:汉画的酒史信息——读两种新出汉画合集
酒在汉代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汉代文化遗存多见体现酒的生产与酒的消费的相关迹象。汉代文物中酒具的频繁发现甚至储酒器物的连续出土,也是酒业繁荣的实物证明。汉镜铭文中有关饮酒风习盛行的文字,可以说明酒是灿烂的汉文明的表征之一(焦姣:《汉镜“宜酒”“幸酒”“纵酒”铭文》,《文博》2022年3期)。当时人们对于酒的喜爱,见于......
-
〓 社长总编荐书:《西学东渐与东亚》
佘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社长)推荐 《西学东渐与东亚》[日]川原秀城编,毛乙馨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2年7月78.00元 耶稣会在华传教时期,即明朝许可传教士在内地居住(1583)至清朝全面禁止天主教(1724)的这段时间,可称为“文明的对话”的时代。学识渊博的东西方精英们怀揣着理性的好奇心,相互交......
-
〓 行到山头回顾望,不知何处是层峦—读徐希平《羌汉文学关系研究》随感
成都的朋友中,我与西南民大的徐希平教授、曾明教授的关系比较特殊。我们同龄,高考同年,经历相近:都是大跃进年代的产物,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同在高校、科研单位“双肩挑”,很多事,感同身受,心领神会。我们也有诸多不同,论出生月份,我十一月,他俩都是十二月,希平比曾明还晚几天。尽管希平最年轻,我却习惯地叫他“老徐”;论性......
-
〓 普及陈寅恪的新收获
最近有两本关于陈寅恪的新书极受读者欢迎。一本是胡文辉选辑的《陈寅恪语录》(上海文艺出版社)。一本是刘克敌的《陈寅恪和他的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胡文辉和刘克敌是近年研究陈寅恪最有成绩的学者,他们的研究大体代表近年陈寅恪研究的水平。陈寅恪的学问和经历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时代事件,他的一切言行和举动,均能成为学......
-
〓 他与西夏学同行——为《揭开神秘西夏的面纱》所写序言
《揭开神秘西夏的面纱》,庄电一著,甘肃文化出版社2020年11月,48.00元近些年,西夏学逐渐由冷门转为热点学科,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在西夏学界,提到庄电一先生无人不晓。庄先生是《光明日报》资深记者,长期在宁夏驻站并担任记者站站长。庄先生不是专门的西夏学家,何以在西夏学圈子里有如此高的知名度呢?因为庄先生30年来,一......
-
〓 充实而有光辉的学术人生——读《王水照文集》有感
《王水照文集》(全十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1月第一版,780.00元前年我到上海参加王水照先生《北宋三大文人集团》的发布会,听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高克勤社长说起王先生的文集即将出版,便一直翘首以盼。昨天十卷本的《王水照文集》终于送进家门,虽然其中有好几卷所收著作的单行本我早已认真读过,但仍然带着先睹为快的心情,逐册......
-
〓 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文化基因——读《君子文化:中华文脉的精神内核》
《君子文化:中华文脉的精神内核》 钱念孙 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为一部谈论传统文化的学术文集,钱念孙先生的《君子文化:中华文脉的精神内核》自出版以来,广受学界和读者的青睐,主要缘于其独到的学术眼光和透彻的说理分析,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作出新的阐释,又对当代思想道德建设如何立足传统、返本开新作了切实的探讨。大......
-
〓 与共和国共成长,为中华学术文脉续华章——我看《文史哲》的办刊之路
编者按:学术名刊《文史哲》迎来了创办70周年的日子。日前,该刊70周年纪念会暨“共和国人文学术历程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举行。本报谨此刊发陈来、龙协涛两位学者在纪念会上的致辞,以表祝贺。今年是《文史哲》创刊70周年,又欣逢建党100周年。如何看待《文史哲》取得的成就?如何看待《文史哲》在学术界的地位和产生的......
-
〓 《八闽文库》第一辑初编200册首发
本报福州12月2日电(记者高建进)福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古籍整理出版项目——《八闽文库》全媒体出版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八闽文库》第一辑《福建文献集成》初编200册2日在福州首发。《八闽文库》全媒体出版工程是福建省“十三五”规划文化建设重大工程,2019年3月正式启动,将历时10年,对福建省历代文献典籍进行史上......
-
〓 千川映月唱莲歌——“叶嘉莹著述版本图录与提要”创作浅谈
《千川映月唱莲歌——叶嘉莹著述版本图录与提要》 陈凯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著书者说】 叶嘉莹先生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集大成者,一生致力于中华诗教传承。近年来,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公众对叶嘉莹先生也已不再陌生。 叶嘉莹先生自1979年归国以来,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国内大专院校教授中国古典诗词。多年来,海内外......
-
〓 亟待澄明的道体——读《道体学引论》
《道体学引论》,丁耘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第一版,98.00元丁耘《道体学引论》的出版似吹皱一池春水,给学界造成很大的冲击,其余波漾及中哲史外更广大的文史学科。不过,此间自来的传统是视文史哲为一体,而这三者在根底处确实面对相同的问题,做着殊途同归的探索,所以,本书能引动从事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自己产生一探......
-
〓 求真、明道、唯美的学人年谱——读《汤炳正先生编年事辑》
《汤炳正先生编年事辑》,汤序波撰,中华书局2021年3月,86.00元在与师、友、生的交流中,本人曾经坦言:个人的读书、治学、写作,其领域主要是“一头一尾”。“一头”是先秦、秦汉史,“一尾”是近现代学术史。因此,近现代学人的日记、书信和年谱、传记等,都是我所喜爱的读物。近现代学人的年谱,我翻阅过若干种,最近一口气翻阅......
-
〓 从“纸上”了解战争技术的演化与逻辑——读《中国古代战争史札记》
近年出版的研究战争技术化演进的著作中,李硕的《南北战争三百年》、张明扬的《纸上谈兵:中国古代战争史札记》(山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9月第一版)都是希望透过纷纭复杂的现象,看到决定战争天平的技术化变革力量,并思考各个王朝是如何打造战争机器和发展军事技术,而指挥者又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寻找对方漏洞的。如果说李硕的书是......
-
〓 尽览华夏文明风采——读《华夏之路》
六册《华夏之路—文物里的中国通史》就摆放在我的案头,一页页轻轻揭起,就仿佛徜徉在一条悠远漫长且从未间断的华夏文明之路上。这套由朝华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普及性图册,以国家博物馆的通史陈列为基础,把中华大地上“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以考古证史、文物说史的方式集中呈现在读者面前。论图片之美观,解说之精......
-
〓 以诗歌个体面目呈现百年诗歌史——有感诗选、诗史和经典流传
《百年中国新诗编年》 张清华 主编 山东文艺出版社 张清华教授主编的《百年中国新诗编年》(以下简称《编年》),以1916年至2015年百年历程为时空刻度,以编年体方式,遴选新诗凡十卷,厚可盈尺。或如鲁迅所言,选本所体现的,未必是原作者的水平,倒深深折射出选家的眼光。且不论选家之意图与眼光,从其编选体例和历史意识来看......
-
〓 “专家之学”与“民众之学”的结合
——写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出版之际 【守望家园】 人类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发展了惊人的智慧,产生了海量的知识和复杂的文化,这些文化成果大多是通过极为艰难的探索和长期的实践才逐步形成的,所以非常宝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类社会对知识和文化的积累、发展和传承的需要越来越迫切,相应的制度安排和保障就......
-
〓 社长总编荐书之《画里浮生:中国画的隐秘记忆》
吕健(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推荐《画里浮生:中国画的隐秘记忆》金哲为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4月86.00元 这是一本以别样的方式来解读中国古画的新颖之作,作者侧重还原绘画背后的历史情境和人物遭遇,以故事的形式来讲述画家和文人背后的“意难平”。全书将100多幅中国画背后的故事分为六种人生境遇,读者不仅可以通过此书......
-
〓 “发现中国”丛书探寻“不同的中国”
本报讯由北京出版集团出版的“发现中国”系列图书,从世界遗产、自然景观、民俗等视角发现中国的魅力。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每个时期、每个朝代都有独特的文化闪光点。“发现中国”带领我们围绕《建筑奇迹》《民俗胜地》《名山胜水》《中华老字号》《世界遗产》五个重要部分,沿着祖先的足迹,踏访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探寻“不同的中国......
-
〓 新书架:《莫砺锋讲宋诗课》
《莫砺锋讲宋诗课》,莫砺锋著,凤凰出版社2021年6月第一版,48.00元 相对于唐诗和宋词,无论是学界的研究热度,还是大众的接受情况,宋诗都远远不如,甚至可说是受到轻视和冷落。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莫砺锋教授这本书为我们走近宋诗提供了机会,让我们认识宋诗的不凡成就。全书由阅读背景、名篇细读、名篇简评、问题与思考4......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