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里乾坤大书中日月长——《汉字春秋》评介
《汉字春秋》 殷杰、何金松编著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谈到文字,作为中国人,生活在中国的大地上,我们一辈子都在学汉字、写汉字、用汉字、说汉语,汉字是汉族文化的根基和典籍的载体,以其独特的魅力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不过,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学习和使用汉字,一般都满足于对字形字音字义的正确把握,平时借助字典词典的为数......
-
〓 “《清史书目》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举行
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清史研究》编辑部主办的“《清史书目》出版座谈会”于11月2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文献馆举行。来自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和历史系的数十位学者及《中华读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媒体记者出席。会议分为两个......
-
〓 浙江历史文化的“百家讲坛”——读《浙江历史人文读本》
身为漂泊北国的游子,凡遇到有关家乡的图书,总忍不住会随手翻翻。不过说实话,近年来书的数量虽以几何倍数增长,吸引人读下去的还真不多。可是,当承蒙家乡惠赠的这套丛书摆在我的案头时,却让我眼前一亮。尽管书中的大多数内容我多少有所了解,还是几乎不停顿地将它翻阅一遍。不得不说,这套丛书在介绍、宣传浙江历史文化、山水名胜方......
-
〓 王夫之的书生报国——《天地行人:王夫之传》读后
中国传统文人都很关注天下事。比如,晚明东林党人要救“王学之末流”,因为王阳明的学术到了晚明以后就不行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就痛定思痛,要来重新研究整个中国文化史,要发现中国文化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清兵南侵的时候,黄宗羲在山上带兵打仗,打败了,就将老师留下的书“尽读之”。他写出了《明夷待访录》,认为国家虽然已经灭亡了,但圣人还......
-
〓 科学简明的国学读本
最近,《中国学术思想史稿》(步近智、张安奇著)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引起了学术界和出版界的关注。该书由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约请专家严格评审后,列为2006年优秀科研成果而成为后期资助项目,用以推动学术的发展。著名学术前辈、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先生为之题写书名。全书67万字,阐述我国自先秦至辛亥革命历......
-
〓 《白河方言调查研究》的特色
《白河方言调查研究》,柯西钢著,中华书局2013年1月第一版,48.00元 白河隶属于陕西省安康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大巴山北坡,自古以来就是陕西的东南门户,被称为“秦头楚尾”之地。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移民非常特殊,白河方言保留着中原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三大官话以及湘语、赣语等南方方言的成分,极富特色......
-
〓 一种流淌着的民俗文化——读《桐城谚语集锦》
《桐城谚语集锦》 王章豹 编著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桐城矗立于历史与现代的交融点上,其文化价值的时代性、开放性、局限性,都袒露在历史变革的风口浪尖,任由时光洗涤,形成大雅大俗两条文化清流,其大雅早已登堂入室,如桐城诗文贵为上宾,其大俗仍然隐匿民间,由桐城谚语可见一斑。桐城谚语如散落民间的文化瑰宝,是流淌......
-
〓 王熹积十数年之功撰著《明代服饰研究》
本报讯明代服饰丰富多彩,变化多端,在中国服饰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王熹先生积十数年之功,著成《明代服饰研究》,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由中国书店出版。全书近60万字,分为6章,按照从内廷到外廷、由上到下、从官到民的顺序,介绍了帝后与宗室服饰、官员服饰、庶民服饰、军服、赐服的确立过程......
-
〓 晚清知识女性的“新妇女观”——评《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
一九○四年丁祖荫主编的《女子世界》第二年第一期封面《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增订本) 夏晓虹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近日读了夏晓虹教授的新作《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增订本),生出一些姊妹同道的感触。说起中国人的“妇女观”,近代以前两千年间,一直是以纲常礼教、男尊女卑的儒家伦理为主调,“男女平等”的新妇女观则是伴随近代......
-
〓 也无风雨也无晴——写在沈昌文口述录出版之后
沈昌文 1931年9月26日生于上海。1951年3月考入人民出版社工作。1951年3月至1985年12月,历任人民出版社校对员、秘书、编辑、主任、副总编辑。1986年1月至1995年12月,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兼《读书》杂志主编。1996年1月退休,退休后又发起创办《万象》杂志,继续为出版事业奔走忙碌。著有......
-
〓 更深入的研究——评陈伟主编《秦简牍合集》
秦崛起于西北,以耕战强国,终于实现统一。秦王朝破除周制,所建构的政治格局形成了长久的影响。赵翼赞叹“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廿二史札记》卷二,中华书局1984年1月版,第36—37页)的明著迹象。回顾中国史学史的历程可以发现,秦史虽然短暂,却是最受历代史学学者和文化学学者重视的时段之一。自汉初开始,人们总结秦......
-
〓 《中华读书报》推荐之《王元化谈话录:1986—2008》
《王元化谈话录:1986—2008》,吴琦幸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第一版,78.00元 本书共计45万字,由作者吴琦幸依据其跟随王元化先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1986~1989年)的日记和学习笔记、此后多年间的通信和交往,以及2007至2008年的多次谈话记录整理而成,编年排列,相比两年前出版的《......
-
〓 危机中的彷徨与变革——《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简评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治法不可不慎也,国务不可不谨也,事本不可不抟也。”政治制度史是政治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与一个国家的发展休戚相关。谢俊美撰著的《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一书,对近代中国政治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主题集中、史料丰富、话语新颖,对人们了解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变迁颇有价值。鸦片战争后中......
-
〓 《虞山文化流派》:县市文化研究的首部专著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起,国内出现了“文化热”。但是县市文化研究一直空白,直到2013年12月,由常熟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主编的《虞山文化流派》由广陵书社出版。这是我国县市文化研究的首部专著,它不仅为我国县市文化研究提供了范例,而且对今后如何搞好县市文化研究也有相当的意义和价值。 常熟文化源远流长。......
-
〓 “关学文库”:“关学”的精神
“关学”指“关中之学”,一般特指宋明儒学在今陕西关中地区的发展。关学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如宋代道学主流的“濂、洛、关、闽”,其中的关学就是专指北宋时期的关学。一般认为,北宋中期的张载及其思想是关学的代表形态。张载讲学时便常常谈及“关中学者”,他与河南的二程论学,多介绍关中学者的看法。二程自视甚高,但对关中学者很......
-
〓 以历史和美学守望建筑的尊严——有感于梁思成《拙匠随笔》
《拙匠随笔》 梁思成著 北京出版社 梁思成,这位致力于中国古建遗产勘察保护、文献整理研究的“大家”,为中国建筑学科的奠基与开创贡献了毕生精力。时至今日,他早已成为文化记忆的符号,承载着我们对中国古建筑的那份情感依托。很难想象,正是这样一位开山之人,却以“拙匠”自谓,为我们呈现了一本“小书”——《拙匠随笔》。“拙匠......
-
〓 新书架:王学泰著《写在历史的边上》
《写在历史的边上》:王学泰著;东方出版社出版。此书为学者王学泰的读书随笔集,分为三辑:第一辑谈传统风俗习惯;第二辑谈历史上的制度与规则;第三辑记录近年来文化领域发生的与历史有关的事情及作者的议论。...
-
〓 《清流远去》展现文人雅士风骨风流
张昌华所著《清流远去——文化名人的背影》最近由凤凰出版社出版。本书素描民国至当代50余位文化名人,从不同角度记述蔡元培、马君武、华君武、丁聪、顾毓琇、张中行、肖乾、季羡林、黄苗子、吴冠中、冯其庸、余光中等文人雅士的风骨风流,展示了一代士人的爱国情操、凛然风骨、澡雪品质和名士风流。...
-
〓 真水无香——读沈鹏诗集《三馀再吟》
释文:钟声回荡夜迟迟,过往客船江月思。阅尽古今无限事,寒山化育一身诗。自作诗(书法)沈 鹏 真水无香。 西湖,200多年前的一个冬日,快雪初霁,没有了波光潋滟,没有了丝竹繁管,没有了山岚轻起,在空茫与苍凉间,“西泠八家”之一的蒋仁感怀悠悠天地,乘兴刻下印章“真水无香”。那一刻,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的大巧若拙......
-
〓 雅乐正声赖续传——评《中国琴歌发展史》
《中国琴歌发展史》 薄克礼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古琴是我国雅乐之器,历来受到文人士大夫的尊奉。在我国传统的雅乐文化中,琴曲有声有辞,在声者为乐,在辞者为歌,本是一种歌辞与音乐密切结合的音乐体制。然而,因岁月变迁,琴曲和琴歌也有分离的情况,或曲存阙辞,或辞存曲亡,出现了单纯的古琴器乐曲和依据前代琴歌仿做的徒歌。 ......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