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研究佛教文化提供一部简要的原始资料——《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编后
佛教在公元一世纪左右(两汉之际)自印度传入中国后,至公元四世纪时(东晋南北朝)开始在社会上,特别是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到了公元七世纪至九世纪(隋唐时代),佛教形成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和理论,在中华大地上生了根,开了花,结了果,达到了成熟的阶段。此时,我们可以看到,从人们的日常衣食、语言,到思想、文学......
-
〓 《尚书学史》:尚书学研究的入门津梁
《尚书学史》,程元敏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第一版,280.00元 《尚书学史》是台湾著名经学史专家程元敏先生精研《尚书》数十年的经典著作。全书近140万字,内容约为三大部分:一为概论,含《尚书》的性质、篇数、体裁,及各篇经文的题解;二为历代尚书学史介绍,叙述自周、秦迄五代十国各朝代尚书学史的传承及......
-
〓 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为《梁宗岱译集》出版而作
梁宗岱(1903—1983),诗人、批评家、翻译家,译笔涉及德、英、法、意等多国语言,与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保罗·瓦莱里等人密切交往,其翻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歌德名作《浮士德》广受推崇。新近出版的8卷本《梁宗岱译集》,首次以最全面丰富的面貌向读者和研究者呈现了梁译作品。本期“书人书事”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梁宗岱诗学......
-
〓 城市文化发展的“根”和“魂”——《广州大典》即将出版
广州是一座有2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中心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当代改革开放前沿地,也是中外文化交融交汇之地,文化资源底蕴丰厚,文献典籍众多。但很多古籍由于年代久远,遭受水火摧残,老化破损严重。为系统梳理珍贵历史文化资源,汲取南粤大地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推动今天的广......
-
〓 《中国汉字历代字体检索数据库》:备份古老书法艺术
将光盘加载到电脑,输入一个“中”字,刹那间,屏幕上布满了各式各样字体的“中”:汉代的静穆端严、南北朝的含蓄洒脱、盛唐的雄强博大、宋代的率性自我、元代的温文秀媚、明代的潇洒疏淡、清代的古质朴茂,还有甲骨文、金文、陶文字、钱币文字、印章文字、镜铭文字……那些带有历史遗泽的古老字迹,被带入了数据化时代,满血复活,汉字发展的轨......
-
〓 地域文化、时代思潮与民族精神——读陈代湘主编《湖湘学案》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湘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湖湘学术可以说是湖湘文化各个历史发展时期时代精神的精华,充分体现了湖湘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历史流传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值得认真清理总结和深入研究。最近出版的《湖湘学案》(陈代湘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版,全3册,160余万字)即是对湖湘学术本质的提炼......
-
〓 《设计博物馆》:为中国设计思想的绽放
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 金维忻 绘 怀着稚气与豪情,为了实现传承中国设计理念的理想,我们写作了《设计博物馆》一书。《设计博物馆》分为六个部分,即英国篇、德国篇、北欧篇、美国篇、其他国家篇和中国篇,介绍了设计博物馆的起源及当代价值,是一本名副其实的“设计博物馆之旅”的读本。作为初学者,此书的写作虽显稚嫩,但体......
-
〓 《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召开
4月2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与广东人民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韩凯,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刘家和,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梧桐,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廖学盛,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张顺洪,《历史研究》主编李红岩,北......
-
〓 傅璇琮:我写《唐代科举与文学》的学术追求
傅璇琮 《唐代科举与文学》的不同版本 编者按:2015年12月20日,第三届思勉原创奖学术研讨会暨颁奖典礼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傅璇琮先生的《唐代科举与文学》、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张世英先生的《哲学导论》和陈来先生的《仁学本体论》5部学术著作获奖。 获奖者之......
-
〓 《国家人文历史》在京举办创刊庆典
本报讯(记者 鲁大智)《文史参考》在2012年走完了她的历史履程,从2013年起,该刊改头换面,以《国家人文历史》的面貌重新出现。近日,《国家人文历史》创刊庆典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同时隆重揭晓“镇国之宝”珍稀历史文物评选结果,共有9件国宝上榜。 《国家人文历史》原名《文史参考》,是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大......
-
〓 光明读书会:黄永玉的文学行当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八年》(中) 黄永玉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者按今年92岁高龄的黄永玉先生,在过往的人生中,始终用艺术的眼光发现生活的美,用真诚的情怀记录不同时代的风土人情,足迹遍及湘西、闽南、上海、香港、北京以及世界多地。他用笔画下走过的山山水水,也用笔写下所见的人情与风俗。几十年来,黄永玉亦画亦文,在绘画中追求文学......
-
〓 秦简合集 同道相益——评《秦简牍合集》
2008年10月的一天,我们参加芝加哥大学举行的国际简牍论坛的中外代表受邀去一家小酒吧吃晚饭。陈伟悄声告诉我,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申报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秦简牍的综合整理与研究”。其实当时有好几家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都在竞争这个项目,不过学者们私下都觉得由武大简帛研究中心担当这个项目应当是最佳的选择......
-
〓 文化流派研究的意义——为《虞山文化流派》序言
同一种文化形态(或曰形态文化),由于历史和地域的不同,从而由于所依附的语言和山川水土等“外在”环境和基础的差异,就会逐渐形成不同的风格。不同风格的形态文化之间相互刺激、挑战、吸收,从而促进了各自的发展。从这个角度说,一种文化形态出现多种流派,是创新的结果,是一种文化形态发达的标志;“分久必合”,不同流派之间的融......
-
〓 冯天瑜:先父冯永轩收藏的信札——为《冯氏藏札》一书所写序言
“札”,本指古代用来写字的小木片,引申为公文及书信。造纸术发明前,我国的书写材料,早期为甲骨、石料、金属(如青铜器),因其笨重,又采用纺织品(称“帛”)、木片(书写后称“札”)或竹片(书写后称“简”)。汉代以降,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但信函仍习惯性地称“书札”“笔札”“手札”,又称“书简”“尺牍”(牍,一尺长书写文字的......
-
〓 “日记”中的历史——兼谈日记的文献价值
“日记”文献最早可溯源于西汉时期,此后经宋元两代的发展,至明清时期蔚然大观。晚近以来,随着大量“日记”的刊行,极大地丰富了研究的材料,对文史研究颇多推进。陈寅恪先生曾说:“通论吾国史料,大抵私家纂述易流于诬妄,而官修之书,其病又在多所讳饰。考史事之本末者,苟能于官书及私著等量齐观,详辨而慎取之,则庶几得其真相,而无诬讳......
-
〓 《中国史诗》:对少数民族史诗一次系统梳理
《中国史诗》 仁钦道尔吉 郎樱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诗研究专家仁钦道尔吉研究员与郎樱研究员的新著《中国史诗》,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史诗研究领域的又一力作。“史诗”概念源自西方,建立在古希腊荷马史诗范例的基础之上,与抒情诗、戏剧并称为西方文学的三个基本类型。钟敬文先生认为:“史诗,是民间叙......
-
〓 生命里流淌着教育的血液——读《教育的情愫》
朱永新教授书影录《教育的情愫》一书,是一本关于书的书,作者对新教育理念贯穿始终,对教育的深情也是饱含其中。作者朱永新学识渊博、平易近人,充满人文情怀和教育激情。用作者的话来说:“我是为教育而生。”这些年来,朱永新几乎牺牲所有的节假日和业余时间,调研、座谈、交流、走访、宣讲,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忙碌而快乐地书写着新教育实验......
-
〓 检察日报:当古籍点校遭遇数字出版
日前,国学时代公司(即国学网)因不服中华书局诉国学时代公司点校本“二十四史”与《清史稿》等电子产品侵权案的二审判决,向北京市高级法院提出再审申请。2011年3月开始的这一诉讼,焦点在于,中华书局认为国学网使用了他们点校后的古籍,侵犯了中华书局的著作权。经点校后的古籍版本是否具有著作权?如何判断两件点校作品具有实质性相似......
-
〓 “浙江文丛”出版展现千年浙学文脉
本报杭州3月19日电(记者陆健)日前,浙江省大型文化出版工程“浙江文丛”第一期历时7年正式完工,500册代表着千年浙学文脉精华的丛书出齐面市。据悉,“浙江文丛”是浙江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地方文献整理出版项目,由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古籍出版社承担,系统收录了1911年以前浙籍先贤的著作以及研究浙江的经典著作,已......
-
〓 “一带一路”国家《论语》译介工程启动
本报讯 3月9日,由青岛出版集团与中国孔子基金会合作发起的“一带一路”国家《论语》译介工程在青岛正式启动。“一带一路”国家《论语》译介工程是青岛出版集团与中国孔子基金会共同策划实施的大型传统文化典籍海外推广项目,旨在促进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传播,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双方计划于2017年内,完成汉语与蒙古......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