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民间工艺集成》编纂工作在京启动
本报北京6月8日电(记者朱蒂尼)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6月8日在北京召开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民间工艺集成》编纂工作启动会议。该项目是以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为首席专家的课题组立项申报的,以省区市为单位立卷,对全国民族民间工艺百态进行记录,关注传统工艺传承、发展、创新和衍生的过程和关系,意在建立我国优秀民族民间......
-
〓 《百年中医史》出版
本报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田雅婷日前从中国中医科学院获悉,由“百年中医史研究”项目组集体编撰的《百年中医史》正式出版。该书首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1912年至2015年间,国内外中医药各个领域的事业发展和学术进步。本研究对于促进中医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 专家称誉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没有回忆录的通病”
本报讯(记者 丁杨)“读王鼎钧的文字感觉中国传统的文脉没断,这是从古代汉语中演化而来的文笔,有味道,很筋道。”文化学者张鸣于日前在京举行的“一代中国人的眼睛”——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读书会上这样评价他对王鼎钧文字的印象。生在内地、1949年后在台湾至今的前辈作家王鼎钧的4卷本回忆录《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
-
〓 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图书
图书与文化的关系如此密切,而图书的数量又是浩如烟海,要通过图书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必须择其经典来研究和阅读。事实上,古今的很多学者也都提出来,中国典籍虽然很多,但基本的要典也就几十种而已。晚清时期的曾国藩就认为:“古今书籍浩如烟海,而本根之书不过数十种。经,则《十三经》是已;史,则《廿四史》暨《通鉴》是已;子,则十......
-
〓 应星新著聚焦“新教育”的兴起
本报讯青年学者应星新著《新教育场域的兴起,1895—1926》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日前,该书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办。杨念群、王奇生、李猛等学者围绕应星新著进行了研讨。“应星的研究包括了新式学堂、北京大学和地方学校,对‘新教育’的呈现比较全面。单独研究北大或者单独研究地方,都不足以解释中国总体的结构性......
-
〓 典策时光|《史记》解题
《史记》系纪传体通史,一百三十卷,西汉司马迁著,约成书于西汉武帝征和年间。“史记”一词,东汉之前乃一切史书之统称,后始为司马迁史书之专称,原书最初被称作《太史公书》,到东汉桓帝才改称为《史记》。此书体例为纪传体之滥觞,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以纪和列传为主体,故名纪传体,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征......
-
〓 《一本书读懂春秋战国》:活色生香看历史
中国数千年悠久的历史,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历史责任感,促使着一代又一代以天下为己任的学人,本着对历史和现实的终极关怀,前赴后继地从事着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总结,由此形成了汗牛充栋的关于中国通史方面的著述。且不说以司马迁《史记》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卷帙浩繁的通史撰述,即如20世纪而言......
-
〓 莫砺锋:从吴翠芬的《散花集》说开去……
从吴翠芬的《散花集》说开去…… 桌上放着吴翠芬教授的两种遗著,左边的是《流星集》,内容是散记、随笔、诗歌、楹联及绘画作品。右边的是《散花集》,内容是文学评论、书评书序、文学漫笔及作品鉴赏。两本书都是吴教授的夫君王立兴教授所编,前者新近付梓,尚散发着油墨的清香;后者则是一堆文稿,还有若干篇章存于电脑U盘中。......
-
〓 《新南腔北调集》大胆指陈书法市场弊端
本报讯 素有书法评论界“南斯北张”之誉的斯舜威、张瑞田,新近出版书法评论著作《新南腔北调集》(吉林美术出版社)。本书是两人在《书法报》所开专栏“老斯说话”与“瑞田观点”5年文章的结集,也是他们对书法界观察与思考的见证。本书以独到的见解、批评的视角和犀利的文风、独立的人格,全面、冷静、客观地审视当前书法领域的诸多......
-
〓 北京审美文化:从上古到明清
《北京审美文化史》(上古至元代卷、明代卷、元代卷等3卷),华邹主编,华邹、王南、贾然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第一版,135.00元 北京审美文化历史悠久,从周口店、上宅原始文化开始,中经商周汉唐幽燕文化的深厚积淀,直至金元明清的帝都文化,在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北京审美文化都呈现出代表性的形态风貌,其中演......
-
〓 东京审判庭审记录将影印出版
本报北京3月15日电 记者杜羽今天从国家图书馆获悉,总计约80卷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将于今年6月影印出版。这套文献资料,将真实再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即东京审判)的完整过程。 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高红介绍,从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东京审判共历时两年半,开庭818次,419位......
-
〓 打开学院式高堂自吟的大门——写在马瑞芳《红楼梦风情谭》出版之际
红学研究走到今天,需要大胆开创新局面。在我看来,1949年以后对《红楼梦》研究有过两次突破性进展,一次突破是1954年10月16日,毛泽东同志写给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和其他有关同志《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指出,“这是三十多年以来向所谓《红楼梦》研究权威作家的错误观点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作者是两个青年团员。”这里指......
-
〓 宁夏地方旧志整理获新成果
本报银川6月26日电(记者庄电一)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宁夏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的《宁夏珍稀方志丛刊》,日前在宁夏大学举行的宁夏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首批著作出版学术研讨会上与读者见面,这标志着宁夏向实现传世旧志全部规范整理出版的战略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据宁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胡玉冰介绍,整理、校注出版的“丛刊”已有8......
-
〓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大众好书榜”(2014年9月)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邓小平传:1904~197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年8月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 胡鞍钢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9月 21世纪资本论 【法】托马斯·皮凯蒂著;巴曙松等译 中信出版社 2......
-
〓 探索城市管理的近代雏形——《北洋政府时期京师警察厅研究》序
这本《管理北京:北洋政府时期京师警察厅研究》是丁芮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对于这本书的瑕瑜短长,读者自会各有所见,在此我只想就书中涉及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感想,也是受本书启发而来的吧。 中国近代百年,内忧外患不绝如缕,政治舞台风云变幻,酿成了一波波政治事变与社会动荡。百年后我们回望历史,往往被这些波......
-
〓 《近代中国“打工妹”群体研究》:时代激变下农村女性转型的生活实录
社会史研究强调“眼光向下”,关注底层民众的生活及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近代打工妹群体就是这样一个真实反映底层民众生活的独特群体,是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新生代。这一群体沟通历史与现实,联系乡村与城市,是社会变迁的产物,又反过来对社会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近代化潮流的激荡下,打工妹“走出家庭”,进入......
-
〓 我国单个节日最大资料集成《中国端午节》出版
本报讯(记者 陈菁霞)由中国民俗学会与嘉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端午节》出版座谈会”日前在清华大学举行。 《中国端午节》总主编刘晓峰介绍说,为推动端午节研究向深入发展,中国民俗学会组织民俗学界相关专家学者编撰出版了6卷本的《中国端午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该书......
-
〓 政事之枢机典故之渊海——评《宋代诏令全集》
《宋代诏令全集》 王智勇、王蓉贵 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收文4万多篇、洋洋1300余万言,皇皇860卷,这就是由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王智勇和王蓉贵主编的《宋代诏令全集》14册。这是一部历时近30年、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断代诏令总集,是有宋一朝“政事之枢机”“典故之渊海”。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宋文》......
-
〓 《故纸求真》:民国“故纸堆”里的新发现
《故纸求真》,吴心海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年3月第一版,25.00元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文精神失落令人忧虑。在此情况下,人们怀念起那些保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民国文化名人。于是,一批写民国文化名人的著述应运问世。吴心海新著《故纸求真》就是这方面的佼佼之作。 和一般写人们熟知的民国文化名人......
-
〓 情趣艺术意境人生——读《京剧艺术漫谭》
《京剧艺术漫谭》 欧阳中石 欧阳启名 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艺无止境,欧阳中石对艺术的追求仍在不断拓展,体现在深度和广度上。《京剧艺术漫谭》一书是他在艺术路上砥砺向前的又一成果。4年前曾有《文化漫谭》一书问世,时隔3年与爱女欧阳启名合著的新书,不限于论述京剧艺术,还涵涉艺术和中国戏曲。这本书延续了“漫谭”的文风,在......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