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郑州:征集全国金石传拓作品 弘扬黄河文化
“黄河故事——全国金石传拓作品邀请展”近日在河南郑州正式面向全国公开征集拓本。活动将通过出版作品集、进行巡回展等方式,带领人们在感知历史、文化与艺术之中,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金石传拓是人们对流传至今的古代镌刻在金属或石头上的文字、图形进行拓制和研究的传统艺术,为我们保留了无数珍贵的人文资料。”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表......
-
〓 走进“三栋屋” 感受香港非遗魅力
在香港新界荃湾地铁站附近,坐落着一座被称为“三栋屋”的古建筑,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香港历史最为悠久的客家围村之一,也是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的所在地。眼前的这座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布局有如棋盘,左右对称,中轴线上建有前厅、中厅及祠堂,位于左右及后排的横屋将整个村庄围拢起来。它曾于1981年被列为法定古......
-
〓 汉代“七女为父复仇”图像解读
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在近些年众多考古发掘事件中,曹操高陵的考古知名度可以说是最高。在曹操高陵墓葬考古相关文物中,其中一件画像石内容尤为突出,其内容就是讲述一个已经消亡千年的血亲复仇故事。其实,类似此类画像在汉代画像石和壁画墓中也有所发现,最著名三例就是山东莒县东莞镇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嘉祥武梁祠和内......
-
〓 明朝你可能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紫禁城是如何建成的
这两天,故宫直播“云游”火上热搜,也将很多人的关注视线牵引至今年迎来600岁生日的这座宫殿。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所在,也是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六百年前,恢弘的紫禁城是怎样建起来的?让我们听听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祝勇的讲述......
-
〓 代表委员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言献策
在两会上,代表、委员积极参政议政的议案和提案,围绕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国际间文化艺术交流,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建言献策,提出各自的真知灼见。加强文化产业管理 促进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王绣(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博物馆名誉馆长、洛阳市文联副主席)【背景】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与鼓励,文化产业建设一哄而上,出现“滥......
-
〓 最出名的是他对《推背图》的注解,史上最叛逆的书法家
金圣叹, 中国清初文学批评家。名人瑞,字圣叹,以字行。原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更名。一说本姓张。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诸生,一生绝意仕进,以著述为业。性格诙谐怪诞 ,狂放不羁,好饮酒,言行不同流俗。学问渊博,议论多警世骇俗。顺治十八年(1661),清世祖崩,吴地官吏设幕祭灵 ,时金圣叹与诸生百余人为逐贪官县令哭于文庙,......
-
〓 海南三月三非遗文创大赛获奖结果公布 共有18份作品获奖
历时3个月的激烈角逐,逐艺黎苗·三月三非遗文创大赛近日公布了获奖结果,共有18份获奖作品脱颖而出,分别荣获最佳IP形象设计奖、最佳产品设计奖、最佳黎苗体验活动设计奖、最佳期待奖、最具潜力奖等。据介绍,获奖产品涵盖IP形象设计、文创产品设计、黎苗体验活动设计三大类别,作品贴近黎苗传统生活场景的元素,或延展黎锦、黎陶、苗绣......
-
〓 中庸:古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人最基本的价值观、方法论。时至今日,它仍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概念。但是,正如黑格尔所说,“熟知不等于真知”,中庸的内涵意蕴仍有待我们深入探究。 庞朴,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文化史家、哲学史家,山东大学终身教授。毕生致力于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以及出土简帛方面的研究。“中”的三层涵义:真,善,美......
-
〓 “畿辅通会——通州历史文化展”在首博开展
5月16日,观众在“畿辅通会——通州历史文化展”上参观。当日,“畿辅通会——通州历史文化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展览共展出文物169组(件)。...
-
〓 墨色浓淡处,体味那一代文化人的君子之交
作为上海海派艺术馆开馆展,眼下正在热展的“海上丰采——丰子恺艺术特展”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该展不仅是近几十年来丰子恺作品在上海的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示,更开先河地呈现了他的“朋友圈”。弘一法师、鲁迅、马一浮、夏丏尊、叶圣陶、朱自清、郑振铎、俞平伯……透过一张张泛黄的手稿和书籍封面,在墨色浓淡处,依然可以端详并体味那一代文化人......
-
〓 慈禧生前最爱的17件国宝级翡翠玉雕,件件为稀世珍宝
在中国清朝历史后期,有一位传奇性的人物,那就是慈禧太后。在史学家看来,慈禧太后是一位腐败王朝的昏庸统治者,是一位掌握的生杀大权的独裁者。但是历史上哪一位显赫的人物不是“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的呢?慈禧太后在政治统治上可能众说纷纭,但是慈禧在其收藏方面却是顶级的。大清王朝在慈禧统治期间国库空虚,但是这也是对于民间来说的,紫......
-
〓 李应祯的鉴藏与交游
李应祯跋《荐季直表》毛峰李应祯(1431—1493),明代官员、书法家,初名甡,字应祯,以字行,晚更字贞伯,号范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成化元年(1465年)因善书选授中书舍人,弘治四年(1491年)升南京太仆寺少卿。李应祯好古博学,尤善书法,朱谋垔在《续书史会要》中说:“少卿书真、行、草、隶皆清润端方,如其为人。”......
-
〓 “全民猜地名”为何这么来劲?——从解读地名热看坚定文化自信
近段时间以来,一部以“猜地名”为主要形式的电视节目,在民众中间引发了一场“全民猜地名”的热潮。专家表示,地名是社会交流交往的基础信息,也是重要文化载体。解读地名活动受到持续关注,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坚定社会大众文化自信提供了新的尝试。关于地名的来源,浙江舟山群岛地名文化工作室工作人员王建富认为,一个地方的地名,可能源......
-
〓 黑龙江非遗展走进西藏日喀则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黑龙江省非遗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延山(左)为日喀则市民讲解萨满剪纸技艺(8月26日摄)。 8月26日,由黑龙江省文化厅主办、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龙江艺韵”——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西藏日喀则开展。...
-
〓 梁启超与希腊古学复兴
在当下中华文明复兴的语境下,回望早年梁启超论希腊古学复兴的话题颇有参照意趣。早在1896年,梁启超就在《论译书》中提出广译各种有用之书,包括“希腊罗马明理诸书”,如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梁启超将“希腊罗马明理诸书”类比于中国三代古籍周秦诸子,认为古希腊文化是当今西方文化的源头,发达的欧洲和美国文化都是......
-
〓 出版大咖谈“茅奖”:文学出版最重要是社会效益
座谈交流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中新网北京11月24日电 (记者 应妮)折桂茅奖靠什么?文学出版市场有何风向?文学性和市场性如何统一?……带着这些核心议题,“今夜,我与茅盾文学奖有个约会”系列活动日前邀请了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出版方掌舵人——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路英勇、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社长皮......
-
〓 《文学翻译比较美学》书评
如今是一个学术著作批量生产的时代。书很多,但好书并不很多。书店里名目繁多的新书常常使人无暇顾及,而时常遇到的雷同重复之作,又往往败坏阅读兴致。近读湖北教育出版社新出奚永吉《文学翻译比较美学》(以下简称《翻译》),多有空谷足音之感。该书独辟蹊径,巧思运作,特色彰显。读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单就书名便可见出著者匠心。......
-
〓 青年作家郑长春:长空展翅,春风沂水
——访青年作家郑长春文/沈玉宝来源:读写联谊(微信公众号)阳春三月,在古城西安,有幸聆听青年作家郑长春先生谈及这些年的创作历程及人生追求,受益匪浅。印象最深的是,郑先生谈话时的眼神,清澈灵动,充满暖意,动情之处,能望见他眼底泛起的阵阵涟漪。我对此很是触动,想一想,繁华世界,蜃楼山市,能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自己所爱,并为之奋......
-
〓 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小楷登峰造极
刘春霖,在诗书画上均有极高的造诣,尤擅小楷,取法晋唐写经,宽博厚重,骨力遒劲,在当时享“楷法冠当世,后学宗之”之誉,至今书法界仍有“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春霖)”之说。 图/刘春霖小楷册页局部 图/刘春霖小楷《心经》局部介绍下。刘春霖(1872—1944),字润琴,号石云。中国晚清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晚清德宗光......
-
〓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看见了什么?
1839年至1840年,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抗英期间,主持了一项翻译英文图书报纸的活动,指派当时懂“夷务”“夷语”的人才,对一些西方典籍和西方人办的报纸进行翻译,定期汇编印刷,呈报道光皇帝,同时自己留用,以期“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这项翻译活动的主要成果之一,便是《澳门新闻纸》和《华事夷言》。当下,研究《......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