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的生态史观
【核心提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环境史学会前主席唐纳德·沃斯特长期从事生态环境史研究,其作品《尘暴》于1980年获得美国历史学最高奖班克罗夫特奖。借沃斯特在中国讲学之机,本报特邀他撰写了生态环境史研究心得。“生态史”意味着,历史研究不仅要像过去那样深入探究政治与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基础,而且将更为关注自然如何成为影......
-
〓 《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目录、后记
《中国历史农业地理》(博雅史学论丛),韩茂莉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作者简介韩茂莉,女,l955年生于北京市,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专业研究为中国历史地理,研究领域涉及历史农业地理、环境变迁以及历史乡村社会地理。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0项,并出版《宋代农业......
-
〓 环境史学与环境史学史研究——《环境史学的起源和发展》序章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学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记录和诠释。环境史指历史上发生的人及其社会与环境的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关系,环境史学就是研究这种关系及其相关问题的史学。史学从起源之日起就很重视环境。在西方历史学界被称为“历史学之父”的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非常重视自然在历史上的作用,他认为埃及就是“尼罗河的赠礼”。在中国,......
-
〓 《唐代州级官府与地域社会》评介
地方行政制度史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唐史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虽不乏成果,但关于一些州级官员的职掌问题,仍有许多值得商榷和研讨之处。同时,对于以州为核心的中央、地方关系,州与其他重要地方行政机构的关系以及州级官府与地域社会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仍略显不足。夏炎的新著《唐代州级官府与地域社会》,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
〓 历史结构的戏剧性呈现——评《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作者简介】詹丹,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高校都市文化E一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邮编:200234)历史叙述的戏剧性,不仅是时间意义上的转折和突变,也表现在空间、结构上的对照与渗透。这种结构的、空间的戏剧意味,在美国史学家谢尔曼和索尔兹伯里合著的《西方文明史》(第二版)中,有相当的自觉。[1]在前言中,作者直接亮出了撰写这部历史......
-
〓 《中国农史与环境史研究》目录、后记
中国农史与环境史研究/王星光著/郑州:大象出版社.2012.1 目录农业史研究太行山地区与粟作农业的起源新石器时代粟稻混作区初探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农作物与农耕文明关于耦耕问题的探讨中国古代中耕简论试论中国牛车、马车的本土起源洪水传说与大禹治水略论《吕氏春秋》与农业灾害探析《齐民要术》与商品生产探析《齐民要术》与大豆种植......
-
〓 全汉昇著《中国经济史研究》(两册)目录、跋
中国经济史研究(两册)/全汉昇著/北京:中华书局,2011.1(全汉昇经济史论著集) 目 录第一册中古自然经济…………………………………………………………………1 第一章 绪论………………………………………………………………2 第二章 中古的实物货币…………………………………………………11 第三章 中古......
-
〓 《危机与应对:自然灾害与唐代社会》目录、后记
《危机与应对:自然灾害与唐代社会》,阎守诚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礼,2008.10目录绪论………………………………………………………………………………………………………………(1)第一章唐代自然灾害概况(一)………………………………………………………………………………(20)第一节洪涝灾害…………………………………………......
-
〓 近代中国商学兴起的历史考察
时至今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一门学科如果不自觉了解自身演变的历史,必定影响其进一步的发展。目前,国内各高等院校中商学院众多,商学早已成为一种热门学问。但毋庸讳言,对于何谓商学,它究竟是否为一门独立学科等问题,学界至今仍然莫衷一是,而且无论是商学界、还是史学界,都基本忽略了对该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进行深入......
-
〓 《戴震考据学研究》评价
戴震是18世纪中国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他在中国学术史、思想史上的地位,前贤时彦虽多有论述与高度评价,但对其治学的基础与主体——考据学方面的巨大成就,尚缺乏具体深入的研究。徐道彬《戴震考据学研究》(49.4万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一书,从时代背景、地域文化、个人生活经历的考察人手,对其考据学诸方面的成就作了全面......
-
〓 传统农业与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读游修龄《中国稻作史》
如果把中国传统文化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长青树,那么稳定而发达的中国传统农业就是它深厚的根基。在中国历史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农业文化,可大抵以长城为界分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两大系统,而农耕文化始终占居主导和核心地位。在农耕文化中,又可大抵以淮河、秦岭为界区分为北方的粟(后来是麦)作文化和南方的稻作文化两大类型。中国是稻作......
-
〓 《民国广东的农业与环境》目录、序言、后记
《民国广东的农业与环境》,吴建新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目录第一章 绪论/1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第二节 研究状况回顾/6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思路与内容/11第二章 传统农业的延续与转型/16第一节 传统农业的延续/16第二节 农业危机与农村危机/26第三节 近代农业的肇始/36第三章 农业与生态......
-
〓 田余庆谈门阀政治与皇权
田余庆先生的名著《东晋门阀政治》自1989年首次出版以来,虽不曾洛阳纸贵,但史学圈内的评价却持续走高,先生将东晋一朝之门阀政治视为“皇权政治在特殊条件下出现的变态”的观点也早已深入人心。时值本书再版,我们约请年届九十高龄的田先生再谈皇权政治与门阀政治。在田先生看来,并无充分史料证明中国曾出现过西方式的“贵族政治”,即使......
-
〓 评《中国妇女通史·宋代卷》
由方建新、徐吉军所著《中国妇女通史·宋代卷》(杭州出版社,2011年7月)是中国妇女史尤其宋代妇女史研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书开宗明义,在《绪论》中,首先从宋代妇女生活的社会背境即唐宋社会的变革、重文政策下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与相对普及、宋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妇女的影响,指出宋代社会对妇女婚姻、家庭等观念的变化;妇女文化......
-
〓 评王子今著《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
秦汉时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阶段。秦汉的边疆与民族问题也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王子今的《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就是这方面研究的最新力作。该书是作者近年来边疆史、民族史研究论文的整合。作者从“长城与北边经营”、“辽东发展与‘海东’‘真藩’征服”、“‘南夷’居地汉文化的扩张”、“‘......
-
〓 一部区域灾荒史研究的力作——《近代河北灾荒研究》述评
【作者简介】粱曼(1982— ),男,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史;郭进萍(1986— ),女,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中国历来是一个灾荒频仍的国度,而近代中国更是战祸连绵,时局动荡。在人祸的催生下,天灾尤为惨重。刘仰东对晚清灾荒发生频率作过一个统计,从l8......
-
〓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本书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第二卷。关于本书的指导思想和编写主旨已见本书第一卷许涤新所写的《总序》。这一章导论,是介绍我们在第二卷中考察的范围,阐明我们对考察对象和一些问题的基本观点,也涉及有关方法论问题。一、分期和考察范围中国近代史的分期是个困难问题,史学界早有讨论,尚无定论。经济史的分期又比政治史更难。......
-
〓 《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目录
作者简介张伟保(CheungWaiPo),广东番禺人,1959年生于香港。1988年投考香港新亚研究所,随中研院院十全汉升教授研习中国经济史,获历史学硕士(1991)、博士(1994)学位。其后.再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学博士(2004),曾任新亚研究所副教授兼总干事、香港树仁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现任澳门大学教育......
-
〓 重估近代法国工业化的“失败”——评《近代法国工业化新论》
各国的工业化过程中,法国的工业化由于没有像英国、德国、美国等国那样出现明 显的“起飞”阶段,法国经济的增长又给人一种相当“缓慢”的印象。因此过去一提到法国 工业化往往冠之以“落后”“水平低”“缓慢”等评价,相对于英国的工业化而言,法国的 工业化道路则被当作失败的典型。不过近十几年来,西方有一些从事法国工业化研究的学者 ......
-
〓 评《中国古代疆域史》
【作者简介】陈绍棣,194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疆域是一个国家的生存空间,这个空间的建构经历了一定的时空变化,当今世界国家格局形成,无不由此而来,但是像中国文明绵延之悠久,疆域形成历程漫长并相对稳定,似乎举世仅见。因此探讨古代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国疆域伸缩增减的变迁,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毋......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