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术为本 推陈出新 嘉惠学林——“剑桥三史”的特点及价值
              【光明书话】    2020年起,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组织翻译的《新编剑桥中世纪史》中文版陆续面世。加上该社此前出版的《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和同时推出的修订版《剑桥古代史》,至此中国读者终于有机会一睹大名鼎鼎的“剑桥三史”的全貌。  作为20世纪以来英文类影响最广泛的大型欧洲通史,“剑桥三史”的编纂始于19世纪末。......
        
- 
            〓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的希望在青年——读《日就月将》
             《日就月将: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青年学者访谈录》,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编,中西书局2022年10月第一版,360.00元很早就听说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陆续推出“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青年学者访谈录”,我当时就说这是一件好事。现在访谈文稿辑为一部大书,由中西书局出版,更是锦上添花的好事!很久以来,......
        
- 
            〓 《周易诠解》让读者轻松走近《周易》
            本报讯 《周易诠解》作者交流见面会日前在上海举行。《周易诠解》作者胡玉成对《周易》进行了提纲挈领的解读,介绍了《周易诠解》的写作动机、内容特点和阅读方法。胡玉成在全面学习当代易学名家著述的基础上,结合历代易学研究的精华以及自身的人生和社会经验,参考读者实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广征博引、深入浅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周易》......
        
- 
            〓 新书架:《中国画传统技法教程》
            杨薇、王健卫著,福建美术出版社2021年3月第一版,98.00元/册中国画传统技法教程系列图书是专为国画初学者打造的学习中国画的技法书。该系列图书采用新颖实用的装帧方式更便于读者使用。书中海量教学视频以及与原作等大的教学课稿,更能让读者走近作者,全面、直观地学习中国画。书中大量高清名画也使读者可以在了解中国画各种技法的......
        
- 
            〓 为学中的为人 为人中的为学——读《北望青山》
            《北望青山》 王京州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收到京州兄的《北望青山——年谱中的那一代学人》(以下简称《北望青山》),即刻读了几篇,后因事搁下。暑假回老家,在火车上一口气读完,深为作者所悉心体会的那一代学人为学与为人的历程所打动。掩卷长思,对于我们这一代学人而言,何为学术,学术对每个人又意味着什么呢?河北为京畿重地,借地......
        
- 
            〓 物候有节律,苒苒其华——《二十四节气在江南》里的美与质
            《二十四节气在江南》 袁瑾 萧放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著书者说】    “花木知时令,鸟鸣报四时。”大自然中,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殖、迁徙,植物的萌芽、长叶、开花、结果、凋落,还有冰霜的凝结、消融等都随着时令而动,周而复始,于是它们本身也就成了季节轮换的标志,被称为“物候”。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以物候确定时......
        
- 
            〓 中华文化“两创”工作的新收获——评《德本体——德道论》
            《德本体─德道论》 任国杰 著 人民出版社  【光明书话】   由大连重明书院任国杰撰写的《德本体─德道论》日前已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特点如下:一、问题意识强  作者高度认同“启蒙现代性最大的问题是造成了终极关怀缺失”的观点。他重拾原儒“德本体─德道论”的主要目的,是立志为黎民百姓寻求安身立命之所、焕发“申命......
        
- 
            〓 《宋词里藏着故事·二》涉猎词作的隐蔽角落
            本报讯 《宋词里藏着故事·二》由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书中选取二十五位词人的一百首佳作,通过六十八个妙趣横生的故事,让读者在了解历史背景、了解诗人心境的同时,更好地理解他们那些经典的作品。跟本书第一册相比,新作涉猎宋词更加隐蔽的角落和空间:终身不仕不娶只爱种梅养鹤,被世人冠以“梅妻鹤子”雅号的林和靖;勇武与岳飞齐名,却写......
        
- 
            〓 《毛传郑笺补正》由巴蜀书社出版
            本报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陈绪平博士著《毛传郑笺补正》新近由巴蜀书社出版。本书按照毛诗次序,逐条对毛公、郑玄古注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广泛吸取近百年学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毛诗古注之中不易读懂、容易误读以及重要语词做了逐条辨析、补疏、补正等。在研究中,作者继承并发扬了“章黄学派”的学统,全书采用古典学问(札记)的方式撰写......
        
- 
            〓 图书馆与城市共舞 东莞文献系列成果在莞发布
            本报讯(记者陈菁霞)东莞文献系列成果发布会日前在东莞图书馆举行,同时“深耕·厚积·传播——东莞图书馆知识生产成果展”在东莞图书馆开幕。东莞图书馆近20年来公开出版的系列成果首次进行集中展示,包括地方文献、图书馆发展、城市阅读、专题文献等40种110册公开出版物以及64种304册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东莞市委宣传部部长杨晓棠......
        
- 
            〓 史家与诗家:《史记》的一体两面
            《史记》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而“传”是解经的“经学文体”的重要形式,这一形式为了让读者对史实和义理的理解更加“深切著明”,因此,会把史实的考索、义理的阐释、辞章的敷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史记》有意复制经传文体的书写策略,因此,虽然是“通史”著作,同时又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鲁迅称《史记......
        
- 
            〓 语文名师教中小学生写诗词
            本报讯 由北京八中语文高级教师翁莉撰写的《写给孩子的诗词创作课》(华文出版社),聚焦古典诗词创作的基本知识,结合诗词教学实践,从对联、绝句、律诗等常见诗歌体裁入手,先讲文体知识、基础知识,再结合名篇与习作示例讲赏析方法与创作要点,并附上简单易学的练习要点总结。...
        
- 
            〓 新书以散文书写北京
            本报讯“北京老舍文学院导师讲义书库第一辑、张莉主编《散文中的北京》新书首发式”近日在北京市文联剧场前厅书吧举行,本场首发式由北京老舍文学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承办。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北京出版集团党委委员、总编辑李清霞,北京老舍文学院副院长周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与会。《散文中的北京》收录了......
        
- 
            〓 为百年文学史中的“北京”留影——读《散文中的北京》
            《散文中的北京》 张莉 主编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读书者说】   北京为何如此迷人?当编者使用这样的标题作为序言来概括《散文中的北京》之特色时,读者也就不难想象这本书具有的美学风格了。在很大程度上,北京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作家们对北京城市的叙述与想象。文学处理城市的方式不同于建筑设计师或城市规划者,而是将城市的地理......
        
- 
            〓 数学从来没有令我失望——访世界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
            近日,“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茨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先生的中文版自传《我的几何人生》,与读者见面了。丘成桐曾说:“数学赋予我的,是探索这世界强而有力的工具。”几何人生,人生几何。他如何不停地挑战人类智慧之巅,如何畅游于文理世界,又如何倾注心力培养后学……带着疑问和崇敬,本报记者于2月20日在清华大学静斋专访了被誉为......
        
- 
            〓 一群有趣的中国文人群像——兼谈诗词鉴赏新学的建设
            《趣说中国好诗词》 史双元 著 凤凰出版社  【著书者说】  诗词鉴赏,古已有之,但古人论诗的时候,喜欢沾着酒香、茶香、炉香,在知己之间传阅欣赏“得意”之评点,用片言只语来见证领悟、较量心解,或随兴之所至,在诗集词集的字里行间留下吉光片羽式的评点,这些诗话词话看上去零碎、散漫,但不乏真知灼见,结合语境又让人沉思不已。 ......
        
- 
            〓 力量之美 精神之力 人性之光——品读《荣耀之路:镜头里的奥林匹克》
            《荣耀之路》 视觉中国 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古往今来,摘下橄榄桂冠、登上荣耀之巅的道路都注定坎坷不平,充满着前赴后继、勇毅前行的凡人传奇。讲好其中闪现着力量之美、精神之力、人性之光的故事,召唤起人们坚持奥林匹克运动的初心,凝聚起同向而行、踵事增华的力量,是历史赋予传播者的使命。  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古希腊,最先......
        
- 
            〓 “具有天下情怀的文化”
            《天下为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考源》 方铭 著 人民出版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既立足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吸收或借鉴了西方世界有益的思想元素,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理论特色。从文化发展的规律而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 
            〓 徐志啸:从两部百万字巨著,看欧美版中国文学史
            众所周知,欧洲地区早在19世纪末期即已问世中国文学史,美国自20世纪以来,也相继出现了多部中国文学史。相比之下,21世纪初分别出版于美国和英国的两部各超百万字的中国文学史——《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新星出版社2016年版)和《剑桥中国文学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可谓诸多欧美版中国文学史中的代表作。今天......
        
- 
            〓 新书架之《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
            《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李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268.00元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以跨文化艺术史命名的专著,提出“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文艺复兴”的观念,将意大利文艺复兴和现代世界的开端视为与丝绸的引进、消费、模仿和再创造同步的过程;认为世界上的多元文化在丝绸之路上共同创造了本质上是跨文化的文艺复兴......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