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溯阁《四库全书》以原貌影印亮相
据新华社兰州5月16日电(记者何问)经过三年整理,文溯阁《四库全书》精选古籍的影印本15日正式面世。影印本遵循文物原貌,涵盖文溯阁本子部共计40卷古籍。 《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是对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所存文献的最大集结与总汇,七部中目前仅三部半存世。现存于甘肃省兰州市的文溯阁本成书于1782年,......
-
〓 “中国历代丝绸艺术丛书”签约英文版
本报讯9月14日,由浙江大学出版社主办的“中国历代丝绸艺术丛书”新书发布会亮相第2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浙江大学出版社总编辑袁亚春与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签约,将合作出版“中国历代丝绸艺术丛书”英文版。“中国历代丝绸艺术丛书”是“一带一路国际示范平台”重要成果之一。该平台由浙江大学出版社自建,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
〓 一个时代的文学档案——读舒晋瑜的“深度对话”系列作品
作为一位教育学者,我对人物传记和对话等非虚构作品有着天然的偏爱,因为这样的作品有助于人们寻找生命的原型、人生的榜样。其实,我所发起的新教育实验项目,这些年来也一直在研究和探索人物传记的阅读问题。按照新教育的生命叙事理论,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故事的作者和主人公,但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自觉不自觉都有自己的生命原型。这些原......
-
〓 读书,是至上的愉悦——读孙犁散文集《野味读书》
《野味读书》 孙 犁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一个人读书兴趣的培植与养成,其根源一半在于天性,一半来自勤笃。对于真正喜欢阅读的人来说,读书犹如一日三餐,恰似晨兴夜寐;爱书人遇到好书佳作,如同见到美味佳肴,味蕾顿开,由此派生出与读书瓜瓜葛葛的一些故事。这些真实故事和美妙体验以散文体裁摹写出来传布出去,无疑成就了读书史上一段......
-
〓 社长总编荐书:《做壶》
范红升(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推荐《做壶》徐风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年4月78.00元 紫砂壶,是最典型的中国表情、中国表达,一把壶中蕴藏着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和生活密码。《做壶》呈现了布衣壶宗顾景舟的衣钵弟子葛陶中以水滴石穿之功完整复原紫砂古法做壶工艺,由著名作家、江南文化学者、紫砂文化研究者徐风先生历......
-
〓 语象和图像:植根于中国的文学图像关系通史——读赵宪章主编新书
《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8卷10册),赵宪章主编,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0年12月第一版,128.00元/册“文学与图像”的关系是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20世纪“图像转向”以来文论与美学关注的主要话题之一,围绕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讨论给文学理论甚或整个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源。由于汉字构型、汉语文化和思维的特殊......
-
〓 秦史与秦文化研究新的里程碑
秦王朝立国虽短,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却实深至远,不同时代的“中国”或“天下”的概念与实际或伸或缩,而实现政治和思想统一成为历代政治精英的终极追求,中央集权、君主独裁、思想专制的传统同样深入骨髓。秦史与秦文化研究不仅是一个断代史课题,更是一个“通古今之变”的通史课题。“秦史与秦文化研究丛书”涉及秦史与秦文化的诸多重要领域......
-
〓 礼学就是文化史之学
近年来,礼学研究整体上显示出复兴,乃至转盛的迹象,但尚存在不少问题。最近《古礼再研》《中国礼学研究概览》先后出版,这两部由武汉大学杨华教授著述和主编的新作与以往的礼学专论有所不同。钱穆先生曾指出,“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可以说,礼是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礼学就是文化史之学。20世纪初,科举被废,礼学由显学沦为......
-
〓 新书架:《孔子》
《孔子》,[日]和辻哲郎著,刘幸译,陈玥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5月第一版,36.00元日本著名哲学家和辻哲郎在书中提出了“人类的教师”这一概念,用来指称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耶稣这般人物。和辻指出这些教师都有很好的弟子,他们宣扬和实践老师最卓越的地方,经过一代代层累式的叠加,一个伟大的教师形象凝结而成。“如果......
-
〓 “中国顶尖学科出版工程”首辑聚焦复旦历史地理学科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如何打造中国的“学科名片”,推动中国的学科建设,让中国顶尖学科走向世界?上海教育出版社策划启动的“中国顶尖学科出版工程”做出了有益探索。近日,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国顶尖学科出版工程·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丛书”主编葛剑雄说,学科建设想要成为顶尖并保持长盛不衰,需要让坊间看到学科新的研究成果,了解学科......
-
〓 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文化基因——读《君子文化:中华文脉的精神内核》
《君子文化:中华文脉的精神内核》 钱念孙 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为一部谈论传统文化的学术文集,钱念孙先生的《君子文化:中华文脉的精神内核》自出版以来,广受学界和读者的青睐,主要缘于其独到的学术眼光和透彻的说理分析,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作出新的阐释,又对当代思想道德建设如何立足传统、返本开新作了切实的探讨。大......
-
〓 《故宫日历》上新,新在哪儿
本报北京9月6日电(记者李韵)被读者誉为“中国最美日历”的《故宫日历》,在连续出版12年、畅销达400万册后,以一种全新的面貌示人——2022年《故宫日历》6日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发布。它究竟新在何处?记者抢先尝鲜。首先是新在形式。拿到《故宫日历》,记者第一印象便是面目一新。封面不再是宫墙红布镶“故宫日历”四个金字,而是......
-
〓 2022“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发布
本报成都11月25日电(记者周洪双)作为中央宣传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主办的2022“新时代乡村阅读季”重点活动之一,2022“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25日在四川成都天府书展上正式向社会公布。 今年的“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共有30种政经类图书、10种科技类图书、20种医卫生活类图书、20种文化类图书、20种......
-
〓 二百七十六位学者共同撰写——中国考古学“百科全书”问世
日前,《中国考古学百年史(1921—2021)》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该书是一部综合性学术史,系统回顾了考古学百年发展历程,总结经验,展望未来,是中国考古学百年史上文字体量最大,内容最丰富,参加撰写的学者最多的集体著作,是对中国考古学百年诞辰的重要献礼。 《中国考古学百年史(1921—2021)》是在第十三届全国政......
-
〓 新书架之《从学与追念:荣新江师友杂记》
《从学与追念:荣新江师友杂记》,荣新江著,中华书局2020年9月第一版,69.00元本书是北大历史系荣新江教授追念与自己学术生涯有过交集的一些已故学人的文章合集。书中写到的,有作者在北大求学和工作过程中接触到的师长辈的邓广铭、季羡林、周一良、王永兴等先生,有作者步入学界后颇承知遇的饶宗颐、杨志玖、王尧等先生,也有英国的......
-
〓 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揭晓
本报讯(记者陈雪)4月23日,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国家图书馆举办了“阅享时代 开卷生花——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发布暨2023年国家图书馆4·23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活动现场揭晓了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共有19种获奖图书和38种推荐图书从近2000种参评图书中脱颖而出。 文津图书奖参评图书分为社科类、科......
-
〓 《父父子子》:梁晓声的新探索
《父父子子》 梁晓声 著 中信出版集团 【读书者说】 《父父子子》是一部和梁晓声以往的小说有相当差异的作品。也可以说是梁晓声在七十岁之后进行的大胆探索。他跃入了全新的题材领域,也有了相当多的小说创作的新尝试。这些都让这部小说令人耳目一新,看到了在《人世间》受到公众高度认同之后,梁晓声新的起步。这当然是不容易的,......
-
〓 僻处草痕新——读高居翰《致用与娱情》
《致用与娱情:大清盛世的世俗绘画》高居翰 著杨 多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致用与娱情:大清盛世的世俗绘画》是高居翰留给世人的最后一本专著。他1926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被誉为“最懂中国画的美国人”。本书与助其声名鹊起的《隔江山色》《江岸送别》《气势撼人》系列研究相比,仿佛是某种觉醒——将目光转向清浊之间。美术......
-
〓 《别有根芽》:品文论人的典雅抒发
《别有根芽》,王国猛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20年7月第一版,48.00元王国猛的《别有根芽》,是一部感悟式思想文化随笔集,凡160则短文,不以鸿篇巨制为愿,而以短小精致典雅见长。择其要端,主要围绕文和人两个方面展开,既品文,又论人,重在论人,而且是在生与死、清与浊、魂与形、贫与富、得与失、取与舍、智与愚、说与做、......
-
〓 在“美”中体验生命的情感—全国第一套中小学《美育》读本带来了什么
近来,关于“美”的新闻频频引发热议:在微博热搜词条“奥运会狠狠修正了我的审美”下,不少网友不禁感慨,原来美感从来不专属于白瘦幼;另一词条“掉进医美陷阱的年轻人”更是关注到当下的年轻人对于“美”的焦虑;而近来“流量明星”带偏审美观的讨论更是甚嚣尘上。关于审美的讨论让人思索,究竟什么才是美?应该如何对青少年进行美的教育?早......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