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旧影依稀故乡远——读十年砍柴新作《找不回的故乡》
《找不回的故乡》 十年砍柴 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故园依旧在,乡人已不识”,曾经那个熟悉的故乡已渐渐远去,但曾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音乡情却深深刻在骨子里。十年砍柴的《找不回的故乡》是一本挖掘故乡历史的散文随笔集,旨在打捞湘中大地上那些曾经的故人旧事,理清一条湘中历史演变和发展的清晰脉络,也为故乡依稀远去的旧影留下些......
-
〓 《征途——走向百年的中国动画》:梳理百年中国动画
书中插图:1955年上映的《神笔》。中国动画发轫于上世纪20年代,以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为代表的第一代动画艺术拓荒者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设备的条件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艺术探索。至1926年前后,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和幽默动画《大闹画室》的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动画正式诞生。这两部作品尽管稚拙......
-
〓 将孔圣人还原为孔夫子——评《孔夫子:迹近真实的故事》
《孔夫子:迹近真实的故事》 邵耀成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龚思全的工笔白描《孔夫子》 图片选自人民网一 对于中国哲学文化的重心——孔子及其儒学,历来有很多大家都讲述了其重要性。 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
-
〓 一部关于德行的寓言小说——刘醒龙《蟠虺》的一种解读
无论是从介入并服务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广度和深度来说,还是从一位文学名家在创作中以谦恭态度对类型化、大众化、通俗化文学的学习和借鉴来说,刘醒龙的《蟠虺》(原载《人民文学》杂志2014年第4期,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都是不应被忽视的。 “蟠”是盘曲状,色如蚯蚓的多足小虫,“虺”是毒蛇和有毒的小虫。......
-
〓 享受诸子思想深处的风景——读方铭教授《战国诸子概论》
【作者简介】黄震云,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教授。(邮政编码102249)诸子之学不等于一般意义的子学,指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研究之学,近年来受到学界高度关注,渐渐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其表现为:一是子海和子藏这样类似的整理出版工程先后展开;二是研究成果数量明显增加,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王长华的《诗论与子论》、刘毓庆的《从经学到文学......
-
〓 资深收藏家陈国源完成《砚台收藏指南》
本报讯文化发展出版社(原印刷工业出版社)日前推出一部全面、翔实介绍砚台收藏鉴赏的著作《砚台收藏指南》(全4册)。《砚台收藏指南》从砚台的历史、工艺、收藏方法、砚材特征、历代著作、铭文、赏析等方面介绍了砚台的相关知识,汇集了作者陈国源30年来藏砚、学砚的经验和体会。可谓是一部砚学大观,为砚台爱好者提供了全面了解砚......
-
〓 《初明诗歌研究》:宏纤备举,史蕴诗心
全面检视并建构有明一代诗史,并非易事。明诗向有“复古”之论,即使明人也难免“患其太袭”、“患其鲜自得”,特别是前后七子蔚兴,模拟剽窃几乎成为明诗恶谥。如何力破陈说,揭示明诗本真面目,无疑需要创新的勇气。明代诗人之有别集存世者,不下五六千家,多有孤本散存海外,散见于选集、书画、山志、谱录的更难枚数,从基础文献上把握明诗概......
-
〓 探究近代中国的时间之史——读《时间的社会文化史》
不夸张地说,晚清民国文学中所呈现的各式时间体验,着实构成了中国现代性兴起之史中极为独特的一个部分。这不仅决定了我们考察近代时间观念转变的时候,无法漠视文学史料,同时也解释了时间观念的现代性研究,往往为文学研究者所热衷的原因。然文学视野的时间研究,不免相对淡化历史的维度,常常难以餍足史学研究者的胃口。 在中......
-
〓 儒学和现代化:一种合理的紧张
——陈来谈儒学的当代意义
【提要】本文是2012年11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在韩国接受首尔大学梁一模教授的访谈,现予以转载。梁:如今在中国国学热,对于孔子与儒学的社会的关心越来越集中,您认为其原因何在呢?陈:国学热反映了广大人民在建设精神家园方面对本土的传统资源的热切渴求。社会转型需要一种与革命时代不同的意识形态,这是儒学在当代中国重......
-
〓 大师的另一种正面——《大师的背影》写作赘言
作者和李準谢晋启功吴作人韩瀚莫测浩然(中) 《大师的背影》不是一部普通的回忆录,而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记录了一批绝非普通人的一段珍贵生活史实。 20世纪70年代,我还是一个“回乡知青”,因为会画画,还发表了一篇小说,便成了县里的名人,有了“画家”“作家”的名头。我所在的辉县,是当时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典型......
-
〓 诗情画意印中华:评《大众篆刻——李岚清篆刻书法艺术作品集》
《大众篆刻——李岚清篆刻书法艺术作品集》,李岚清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268.00元 李岚清先生深入中国印学,追本溯源、宏览百家、研习经典,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创新,从理念、内容、技法到表现形式都新意迭出,充分体现出他将自己的政治抱负、文化学养、人生境界与篆刻艺术探索相结合的独特创作道路。他的作品洋......
-
〓 2016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国家新闻广电总局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主办) ...
-
〓 汪涌豪:侠对中国人的意义何在
聚焦图书:《中国游侠史论》《侠的人格与世界》《中国游仙文化》活动安排:讲座:中国人的游侠与游仙时间:8月20日14:00—15:30地点:上海图书馆四楼多功能厅上世纪90年代,专事古代文学、美学与批评史研究的汪涌豪忽然兴致勃勃做起了游侠研究,并撰成《中国游侠史》《侠的人格与世界》(与陈广宏合著)二书,首开这一专题史研究......
-
〓 《画里画外话楚辞》:话不完悟不尽的楚风辞韵
《画里画外话楚辞》,张锁军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2月第一版,39.80元 佳作不厌百遍读,细研精思情志生。带着这种情感研读《楚辞》诸章,并撰写《画里画外话楚辞》一书,颇有感慨。一年的时间,从研读到付梓,时而长吁短叹,时而拍案扬眉,陪着屈原之魂游荡于南国楚地。捧着呱呱坠地的墨香书儿,似乎看到了一尊完整的屈子雕......
-
〓 命笔之际惟求真——读《来鸿楼诗词》
自有词体以来,词的风格气象总是既有时代印痕,又受词人性情规制,但人们仍然喜欢用“豪放”、“婉约”、“清隽”、“洒脱”一类的词语来进行区分。郑雪峰的词却难以用一两个词来准确概括。他的词笔力雄健,寄托遥深,总体上倾向于沉郁,但却颇能因事因情变化风格,如同水流,就谷则成潭,就林则成溪,从而呈现出变化多端的风格特点。......
-
〓 中国文学:现代语境下的崭新诠释——评栾梅健著《前工业文明与中国文学》
在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学者中,栾梅健是较早用现代语汇诠释百年文学史的一人。在他从事十几年的研究专业领域,乃至更广泛的思想学术园地,都曾经显示了他的学术开拓和组织创意的能力。他师从著名现代文学研究专家范伯群教授,从攻读硕士学位起,到从事大学教学工作和攻读博士学位,一直都有优异的表现。他在内地和台湾先后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
-
〓 《逸周书新译》:可喜的《逸周书》研究新作
《逸周书》的部分篇章是我国产生时代最早的,《逸周书》也是最难读的古代典籍之一。它全书共有七十篇,南宋以来存五十九篇,涉及上起殷周之际,下至秦汉的广泛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问题。由于它的内容既广且杂,故而牛鸿恩教授称此书为“上自殷周之际,下至秦汉的一部子史丛编”。从《逸周书》产生的年代,与其书中所记史......
-
〓 《文坛杂忆》:一个人的编辑部
有些书是有故事的。不是指书里的故事,而是书外的故事;书外的故事有时比书里的故事更精彩,因而也更有讲头。《文坛杂忆》就是这样一部书。 先说这部书的作者。《文坛杂忆》(全编六册)汇集了193位作者,200万字,1800篇作品。这些作者中,百岁老人有10位,九十以上高寿的有84位,平均年龄87岁。作者遍布全国及......
-
〓 帝国的表情推荐图书:《大秦帝国》《大汉帝国》
王勤: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历史编辑室主任。策划出版有“帝国时代”系列、《戊戌变法史》《书海泛舟记》《父子大学》等。正待编辑推出的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万国通史(第二辑)”。中国历史,令人着迷的还是古代,尤其是秦、汉。因此,在我们策划“帝国时代”系列的时候,决定最先推出《大秦帝国》和《大汉帝国》。关于这两段历史,已经有各种......
-
〓 著作者言:《唐人轶事汇编》《宋人轶事汇编》的编制
《宋人轶事汇编》,周勋初主编,葛渭君、周子来、王华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初版《唐人轶事汇编》,周勋初主编,严杰、武秀成、姚松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初版(图为2015年版)一有关历史人物的奇闻轶事,自《世说新语》等书问世后,一直受到知识阶层的重视和喜爱。只是这类随笔式的著述,内容庞杂,水平良莠不齐,古人......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