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汉字发展研究的三维视角——《古汉字发展论》简评
最近,安徽大学教授黄德宽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规划项目“汉字理论与汉字发展史研究”成果《古汉字发展论》,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在进行断代文字的全面调查、静态描述、深入阐释的同时,重视汉字发展的前后关联、动态比较、历时分析,形成科学的汉字发展理论体系,是中国文字学研究取得的突破与创获。 作者立足于汉字理论......
-
〓 北师大举行周桂钿《秦汉思想研究》发布会
本报讯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暨‘周桂钿《秦汉思想研究》新书发布会’”近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周桂钿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立文教授等百余名学者出席发布会。周桂钿教授回顾了其40余年的学术历程。楼宇烈、张立文、牟钟鉴、陈来、许抗生等多名学者围绕......
-
〓 风景画精神气势的人文表达——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马欣乐》
丹佛街景 马欣乐 马欣乐的风景写生画以宏伟的气势见长,在写实的形和丰富的色彩中,构建既真实又新奇的景象,表现大自然博大雄浑的精神,追求艺术的大美,在当今画坛独树一帜。马欣乐在从事风景画创作的过程中,对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和同代人的创作都有研究、有所借鉴。但他有自己的信念,要画自己心中理想的景观,不拄前人的拐杖走路。......
-
〓 新书架:傅佩荣著《国学与人生》
《国学与人生》傅佩荣著东方出版社2016年9月该书是学者傅佩荣的国学研究随笔集。作者把人生问题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视野中来考察,通过追溯先秦诸子的思想发端,回归和阐明了中国文化源头的许多重要观念,重点阐述了儒道二家的核心思想,并挖掘和论述了其现代价值。视野开阔,思想睿智,逻辑严谨,尽显国学魅力。...
-
〓 《再见甲午》:蓝色视角下的甲午海战
一般认为,甲午海战中国败于经费短缺、火药质量低下、船速太慢。《再见甲午——蓝色视角下的中日战争》(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作者许华却认为,说北洋水师船速慢是个认识误区,那种计算是以舰队所有船只速度相加后得出的平均速度,实际上,编队航速是由最慢的船决定的,犹如木桶的短板。中国最慢的船快于日本最慢的船,两只舰队在一个等量级。从技......
-
〓 在儒学与社会之间的书院——读《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书院》
《儒学·书院·社会——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书院》,肖永明著,商务印书馆2012年10月第一版,35.00元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后期,有一种新的文化承传载体——书院,它联系着传统与现实,一方面传承创新思想文化,一方面培育人才、移风易俗,在唐宋及以后的社会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关于书院历史、书院制度、书院文化......
-
〓 《中国佛教与古代科技的发展》:菩萨行当从五明中求
考察佛教与科技的关系,不得不面对相当吊诡的现象:一方面,近代自然科学的每一步发展,都证实了建立在缘起论基础上的佛教思想与科学发现的高度相容性;另一方面,佛教虽然在历史上罕见扼杀科技创新、迫害科技人士的事实,但近代以来受佛教影响的东方国度科技落后于西方,也是不争的事实。不过,把中国科技落后归咎于佛教思想,未免是倒......
-
〓 陈来:“中国主体世界眼光”——谈清华大学的国学研究
《国学研究院》 陈丹青画(油画)在清华的历史上,1925年曾成立清华研究院国学门,当时亦通称清华国学研究院,后因各种原因,在1929年停办。在短短的四年当中,毕业学生近七十名,其中后来成为我国人文学界著名学者的近五十人。清华国学研究院指导学生的教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四位先生,后被称为四大导师,清华国学研究......
-
〓 阎崇年:埋首书林,正说历史
清史学家阎崇年近日出版了《阎崇年集》,全书计18种25册(正编24册,附录1册),近800万字,2000张图片。阎崇年以一年节气为序,将24册书分别与二十四节气对应,以他的早期著作《努尔哈赤传》配应“立春”,而以《中国都市生活史》匹配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以节气配图书,或许是他勖勉自己周而不息地惜时、周而复始地勤奋耕耘......
-
〓 《中华姓氏文化大典》首卷首发
本报北京1月26日电(记者梁若冰)由大象出版社出版的35万字的《中华姓氏文化大典》首卷日前在京首发。该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读者详细解答源远流长的中华姓氏文化。《中华姓氏文化大典》共12卷、260部、600余册,约一亿两千万字,数万帧照片,历时五年完成。...
-
〓 《中华读书报》推荐:汪涌豪著《中国游侠史论》
《中国游侠史论》,汪涌豪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3月第一版,58.00元一般人对侠的了解都源于文学作品,即使在学术界,对侠这一历史现象也缺乏系统、严肃的研究。因此,作者出版于1992年的《中国游侠史》有拓荒性质。作者主要秉持社会史的研究方法,勾勒了游侠发生发展的历史,对游侠的社会关系、活动方式、人格特质以及游侠衰落......
-
〓 地域文化遗产中小学教材出版
本报西安1月13日电 (记者姜峰)日前,全国首套面向中小学生的地域性历史文化遗产教材《陕西历史文化遗产》丛书一套22册在陕西出版。教材版《陕西历史文化遗产》丛书内容根据中小学生认知规律进行合理安排,按照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形成体系。低年级教材多采用知名度较高、学生常听常见的文化遗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高年级逐渐......
-
〓 《穿越丝路》:讲解丝路沿线文化与文明
丝绸之路串起了东方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和欧洲文明。《穿越丝路》一书详细讲解了丝路沿线文化,为读者展现一场文化与文明的盛宴。作者耗时一年,行程两万公里,亲赴丝绸之路上的众多国家,重新回溯这条道路的行走史,以及这一过程中的文明交融史。《穿越丝路》李 伟 主编 中信出版社...
-
〓 回到中国自身的学术传统——读陈祖武教授《中国学案史》
华夏自晚清之后,治法百弊丛生,政教之学因之败亡。民国之初,学制重建,于是学术范式变换,四部之书,成为七科之学。本来,中国学问重于合,多指向身心性命,典章制度。而西方现代学术重于分,多以某一角度对思想学术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以分别之眼光,看待和合之学问,一方面固然有利于对传统学术进行条缕化的分析,但一方面也导致学术之全体大......
-
〓 宋云彬古籍整理奖·图书奖——点校本《史记》修订本
由顾颉刚、贺次君、宋云彬、聂崇岐等前辈大师点校整理的《史记》,是“二十四史”第一部问世的点校本,开创了新中国的古籍整理范式,半个世纪以来深受学术界信赖。随着古籍整理事业的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深入,中华书局着手规划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作。赵生群教授接受委托,勇挑重担,带领修订组成员,历时八年,完成了《史记》修订本。他们重新......
-
〓 新书架之蒋勋著:《因为孤独的缘故》
《因为孤独的缘故》:蒋勋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录12篇短篇小说、5篇赏析解读,以及22幅蒋勋手绘插图,被称为小说版的《孤独六讲》。...
-
〓 光明书榜之《重启教育改革:中国教育改革十八讲》
《重启教育改革》是作者的一部新稿,探讨了包括“学生负担为什么减不下来?”“‘择校热’背后的制度性力量”“大学为何成为问题?(上下)”“求解‘钱学森之问’”“大学生就业难在哪里?”“被忽略的‘短板’: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的困境”“教育均衡化:公平像阳光不可或缺”“考试不改,教育难兴”“教育腐败根在何处”......
-
〓 字里乾坤大书中日月长——《汉字春秋》评介
《汉字春秋》 殷杰、何金松编著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谈到文字,作为中国人,生活在中国的大地上,我们一辈子都在学汉字、写汉字、用汉字、说汉语,汉字是汉族文化的根基和典籍的载体,以其独特的魅力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不过,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学习和使用汉字,一般都满足于对字形字音字义的正确把握,平时借助字典词典的为数......
-
〓 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研成果出版
本报济南6月4日电 (记者肖家鑫)国内第一部有关“文学生活”调查的报告和研究论集《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日前发布。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成果的最终呈现,标志着文学研究出现新的生长点。该项目由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担任首席专家。研究的重点是“文学生活”......
-
〓 “非遗”研究新视野
当今世界已步入全球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正是在应对全球化挑战中应运而生。向云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博士课程录》的出版恰逢其时,在“非遗”方兴未艾之际,以其敏锐的学术洞察力、深切的忧患情怀和长期工作在文物抢险第一线的独到经验,对“非遗”提出了独到见解。在人们还在讨论“非遗”时,他已用前瞻性的文化眼光,提出建立“......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