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湘文化是湘人血脉——《湖湘文化十九讲》
            从2002年起,谢发平就持续做着湖湘文化反思这一课题。新近出版的《湖湘文化十九讲:回望潇湘》(以下简称《十九讲》),反思湖湘文化,又由湖南人写就,全书彰显了湖湘人的三个脾性。一是草根。如果文化可分精英与草根的话,笔者以为《十九讲》的身份肯定是属于草根文化的行列。全书包括总论(湖湘文化精神特征)、分论(军事、经济、政治、......
        
- 
            〓 请问您贵姓?——《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带给我们的思考
            《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 资料图片    由徐铁生编撰的《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日前由中华书局出版。这部汇集了31684个姓氏的辞典,是迄今收入条目最多的姓氏辞典,而书中对各姓氏源流演变的梳理,或许会让人们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问题有所思索。    “请问您贵姓?”    “免贵姓徐,双人徐。”    两个陌生人见面......
        
- 
            〓 从节日中找回中国人的“根本快乐”——关于长篇小说《农历》的对谈
            作家郭文斌的长篇小说《农历》从“元宵”开篇写起,到“上九”煞尾,刚好一个轮回。中间既有读者熟悉的大年、中秋,也有比较陌生的龙节、中元,有的是农历的节气,有的是农历的节日。全书试图以农历为依傍,描绘出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环境与人伦关系,来演绎传统文化对生活的意义,塑造较为典型的传统文化人格,叙述个体在这个文化系统中的养成。......
        
- 
            〓 宋云彬古籍整理奖·图书奖——《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
            这是一个需要古文字和古文献专业知识、需要对古代历史思想技术有深刻理解和思考,也需要付出极大耐心的艰巨工作。年逾八十的裘锡圭先生,带领十几位中青年学者,用了整整六年时间,重新整理四十多年前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数百支竹简木牍、五十多种帛书帛画,对这些几乎湮没了两千年,涉及思想文化、数术方技、天文地理的早期文献,在四十年来很......
        
- 
            〓 天一阁藏方志出版启动
            本报北京12月28日电(记者杜羽)天一阁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8日在京宣布,《天一阁藏历代方志汇刊》编纂工程启动。《汇刊》将囊括目前天一阁所藏的全部518部历代方志,其中约300部为首次出版。天一阁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其创始人范钦历30年之功收藏7万余卷藏书,并立下“代不分书,书不出阁”......
        
- 
            〓 《“新子学”论集》出版
                中华民族的当代复兴,不能离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而传统学术在新形势下,也面临诸多挑战,迫切需要完成自身的现代转型。“新子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自方勇教授提出相关命题以来,引起学界多番探讨与争鸣。新近面世的《“新子学”论集》(叶蓓卿编,学苑出版社2014年2月版),汇编了至今所有与之相关的学术信息,......
        
- 
            〓 《旧制度与大革命》:让人一读再读的经典
                “1789年,法国人以任何人民所从未尝试的最大努力,将自己的命运断为两截,把过去与将来用一道鸿沟隔开。”“他们利用了旧制度的瓦砾来建造新社会的大厦”,“因此,若要充分理解大革命及其功绩,必须暂时忘记我们今天看到的法国,而去考察那逝去的、坟墓中的法国”。这样优美的文笔,恰恰来自这部最严肃、最严谨的学术名著、“史学......
        
- 
            〓 别有“会心”在《会心》
            三年多前,当吕启祥先生跟我提起她的《红楼梦会心录》时,我直觉到这是一本沉甸甸的好书。早在十年前,吕启祥先生与当今红学大家冯其庸、李希凡、蔡义江、胡文彬等十多位先生联袂而出自选集《吕启祥论红楼梦》(即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名家解读《红楼梦》系列”),即是对其学术贡献的重大肯定。上世纪30年代中期,吕启祥先生降生于上海。1......
        
- 
            〓 白寿彝《中国通史》创立独特体例
                本报讯由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总主编的《中国通史》日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与江西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了第2版。新版对全书进行了全面审校,根据新发现的资料、新的研究成果作了一些补充。据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兴康介绍,这套书由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担任总主编,由苏秉琦、何兹全、史念海等22位一流史学家担当分卷主编,近500位学......
        
- 
            〓 古史探新意——评《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
            《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 路甬祥 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78年3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组织学者编撰《中国古代科技成就》。2009年10月,科学史所再次组织学者编撰《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时隔30年,在组织方式、编撰体例等方面,两者看上去有奇妙的相似之处,甚至有几位作者先后参加过两书的写作......
        
- 
            〓 陇上文脉如何延续——记《陇上学人文存》的编辑出版
            《陇上学人文存》部分书卷。资料图片记者日前了解到,甘肃省2009年推出的大型学术文献丛书《陇上学人文存》,在2009年到2019年十年内将出版10辑,达100卷规模。“若百卷能完整问世,那么从1949年到2009年的六十年间,陇上学人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献身学术、追求真理的轨迹和脉络就大体清晰......
        
- 
            〓 《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一部姗姗来迟的大书
                近日,精装八开七巨册《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终于摆上了案头,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悬着的心总算落下了。    过去的一年里,每次去上海出差,只要有时间,徐俊都会专程前往《集成》主编、复旦大学教授裘锡圭先生家里一趟,在看望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催稿。近年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北京大学......
        
- 
            〓 做文化国际传播的桥梁——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系列丛书”
            文化具动态性。不仅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文化也永远处于形成过程中。因此,不断汲取与不断释放是文化的常态。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世界上任何文化形态一样,都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求。文化发达的民族,都希望能把自己的文化推广出去,以改善世界文化环境,求得世界文化之大同。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和,是随着中华民族的形成而......
        
- 
            〓 《烧制汉语》:火焰里的汉语写作
            《烧制汉语》,黑陶著,东方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46.00元    黑陶的写作有宿命感,仿佛,他所有阅读和写作都是对世事的挑拣,他要挑好的汉语当做制作陶器的泥巴,他要将这些汉语的坯土摔打成型,最终经过高温的锻烧,成为可以容纳万千读者的好作品。黑陶的文字,每一粒都是从火焰中取出来的,灼热,负责烘烤人的灵魂。差不多,他......
        
- 
            〓 《甲午战争的百年回眸》: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
            《甲午战争的百年回顾》 张海鹏 等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今年是甲午马年,正是甲午战争120周年。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了两个甲子。    回首120年前甲午战争的历史伤痛,不是为了在伤痛上撒盐,而是为了总结历史教训。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甲午战争以来中日国交的历史,战争多于和平,紧张多于友好。要创造和平多于战争,友好多于......
        
- 
            〓 《山海经探秘》研讨会在京举行
                本报北京9月24日电(记者谭华)《山海经探秘》新书专家研讨会23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文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学勤、中国侨联第四届主席庄炎林、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宫长卫、中国神话协会会长叶舒先,以及对《山海经》深有研究的王红旗、杜晓宇、朱成杰、王守春等专家、领导出席座谈会并发言。    与会专家认为,《......
        
- 
            〓 《万历十五年》出版始末
            我在中华虽然做过不少编辑工作,编过不少书,但回想起来,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在中华的出版,由我经手,却是最值得回味的。最近翻检旧日书信,见到友人、著名书法家黄苗子先生一信,中说:“璇琮同志:《万历十五年》听说出版了,我还没有看见,可否设法代买一本。黄仁宇先生也好久无来信了。有空来看您。”我手中拿着这一言简情深的信笺......
        
- 
            〓 《恭王府的博物馆之路》:殿堂楼阁说责任
            《恭王府的博物馆之路》是一部既有翔实的历史资料又有恭王府发展历程以及未来规划的图文并茂的大型画册,共分8个篇章,分别从发展规划、文物保护、展览展示、业务研究、文化活动、对外交流、公共教育以及文创开发等方面展开,这些内容,从各个角度和侧面展示了恭王府由王侯府邸到博物馆所经历的演变道路,从回顾、思考到展望,既有珍贵而又翔实......
        
- 
            〓 夫人眼中的陈云:《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采访手记
            陈云夫人于若木(1995年6月27日)《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叶永烈 著 华文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联合出版    1995年6月27日下午2时,我去中南海访问陈云夫人于若木。红墙之外,车水马龙,一片喧嚣。而一入红墙,便感到分外安谧。虽说我曾去过中南海多次,但是去陈云住处,还是头一回。    76岁的于若木,穿......
        
- 
            〓 《明代小说寄生词曲研究》:开疆拓宇的小说寄生词曲研究
                在近代学人的文学批评中,梁启超、王国维等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但就王国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论断而言,便影响了近百年的中国文学史研究。近年来,随着学术思想的解放,人们不再囿于“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思维定式,开始重视唐以后之诗,宋以后之词及元以后之曲,各个时代的各种文体都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因此,在元明清文学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