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丁玲传》:恢复丁玲本色
●《丁玲传》(上、下)(王增如、李向东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推荐人:解玺璋(知名学者)丁玲作为一个复杂的历史性存在,长期以来,已经被不同的需要被涂抹成各种颜色。读了这部五十余万字的《丁玲传》,即可改变对于丁玲的片面认识。但是,《丁玲传》不是一部翻案之作,也不是一部申冤之作,两位作者以翔实、完整、新鲜的史料,以及平......
-
〓 城市文化发展的“根”和“魂”——《广州大典》即将出版
广州是一座有2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中心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当代改革开放前沿地,也是中外文化交融交汇之地,文化资源底蕴丰厚,文献典籍众多。但很多古籍由于年代久远,遭受水火摧残,老化破损严重。为系统梳理珍贵历史文化资源,汲取南粤大地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推动今天的广......
-
〓 《日本侵华图志》:一部值得珍藏的历史影像文献
《日本侵华图志》(25卷) 张宪文主编 山东画报出版社 五年前,旅居日本多年的华侨殷占堂回国辗转找到山东画报出版社,表示自己收藏了大量日本侵华的资料照片,但由于不是专业人士,无法将它们很好地加以整理和传播,希望能借助出版社的力量,让更多人看到这些珍贵的图像。历史专业出身的山东画报出版社总编辑傅光中,敏锐地意识到这......
-
〓 品味经典,阅读中国——读“中国文化二十四品”丛书
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通过文化数字的不断延续累进,中国传统的文化大观也逐渐形成。在这其中,“二十四”成为了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数字,在历史领域有“二十四史”,在民间范围内有“二十四孝”,而在自然认知中还存在“二十四节气”,“二十四”作为全面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性数字,具有归纳总结、发扬传承的文化功能......
-
〓 说语话文:莫道修订等闲事于细微处见功夫
在2015《辞源》百岁诞辰之年,商务印书馆推出了面貌一新的第三版,这是为这部百龄辞书巨著献上的最隆重的生日礼物,也是对为这部辞书呕心沥血、做出杰出贡献的陆尔奎先生、吴泽炎先生等老一辈辞书学家的最好纪念和崇高致敬。辞书修订是一个弹性较大的工作,可多可少,可深可浅。虽然第三版的主编在《前言》中说这次是“有限修订”,但我感到......
-
〓 《杭州通鉴》讲述了杭州哪些“前世今生”
《杭州通鉴》插图 杭州近30名专家学者花费近十年时间编纂的《杭州通鉴》于近日正式首发。 《杭州通鉴》是杭州首部通鉴,分上下两卷,全文共393万字。它以条目的形式,按时间先后顺序,系统记录了10万年前到2005年杭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所发生的重要事件。 通鉴以编年体为主、纪事本末体为辅的方式......
-
〓 展望儒学未来——《中国之路与儒学重建》序
我认识郭沂博士并阅读他的著作已经十多年了。正是出于对他的著作的崇高敬意,我在这里满怀真挚的热忱向读者推荐他的新书。 新近出土的考古文献要求我们回到过去并重新解释中国哲学奠基阶段的历史。在这方面,郭博士是一位领军人物,其他学者在从事自己的诠释的时候,往往是以郭博士对这个文献宝藏进行重新整理和详尽考察所形成的......
-
〓 经典与人情的重逢——评《风诗的情韵》
《风诗的情韵》 李 山 著 东方出版社 一部《诗经》,洋洋洒洒十五国风,记录着千年前中原大地上的生老病死与悲欢离合,是亿万中国人无可替代的精神家底。虽然岁月曾将她捧上庙堂,束之高阁,但那些曾孕育滋养过她的人情世故却依然在市井巷间绵延不绝。李山新著《风诗的情韵》一书,以通俗简明的语言讲述《诗经》十五国风的种种情缘......
-
〓 巨作的回望——《中国历代战争史》的历程
资料图片 1955年10月,蒋介石签署一道手令,要求台湾“国防部”协同“国防大学”,编纂一部中国古代战争史,要求从中抽绎出切实有用的军事与政治原则,用以指导现代战争、提高军中校官军事素养。三个月后,一支编纂队伍在“国防大学”集结:一方是久历战火的军方将校,一方是饱读典籍的历史教授。从集结之日起,这些人,为着这部中......
-
〓 《天行者》:抒写教师的苦难与高贵
2011年8月20日,中国文学的最高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揭晓,刘醒龙《天行者》夺得桂冠。与其他问鼎该奖的作品不同的是,荣获“茅奖”后的一年多来,评论界对莫言的《蛙》、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等作品一直保持相当的热度,书市的畅销磅数也高居不下,然而对刘醒龙的《天行者》却一直反响平平,不论是文学界,还是教育界,大家都对这部“近......
-
〓 新书架:《从“科学视角”思考日本的战争》
《从“科学视角”思考日本的战争》:(日)不破哲三著,有邻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该书搜集了大量日本政府与日本军队内部的公文、当事人的日记、亲历者的回忆录等历史资料,还原了日本侵略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实况,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异常残暴的原因,尖锐批判了“靖国史观”。...
-
〓 诗人以诗论诗——读袁行霈先生著《论诗绝句一百首》
中国是诗歌大国,也是诗歌评论大国,诗论、诗评之类论著夥众。以诗论诗又别具一格,杜甫之后,代有所作。当代文史大家袁行霈教授自丙戌至庚寅(2006—2010)五年间“读书偶得,一点一滴,发为吟咏”,成《论诗绝句一百首》,并自作简注。一百首,皆七绝。所论一百首,于《诗经》风、雅、颂及《陌上桑》、《古诗十九首》、《孔雀东南飞》......
-
〓 《汉学研究》十九年成果斐然
本报讯(记者 吕慎 通讯员 咸俞灵)近日,北京语言大学假《汉学研究》进入CSSCI来源集刊这个具有权威性的学术“俱乐部”之机,举办了京津地区的著名专家和学者李明滨、严绍璗、耿昇、周思源、熊文华、李庆本、华学诚、柴剑虹、何培忠、阎国栋、王晓平、刘顺利、余三乐、郭鹏、段江丽、钱婉约等近五十人参加的汉学研究学术座谈会......
-
〓 郁贤皓:35年了,我与《李太白全集校注》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李白学会名誉会长郁贤皓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就将李白研究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之一。当时我反思解放后的李白研究,多局限于诗歌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对李白的生平事迹和交游缺乏认真深入的稽考,未能做到知人论世,因此对作品的理解多流于主观臆测,破绽百出。于是我决定从考证李白生平事迹及其交游入手,以期逐......
-
〓 一个历史的必然选择——评《中华民国国会史》
《中华民国国会史》 谷丽娟 袁香甫 著 中华书局一 清末民初是中国学习与仿效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时期。鸦片战争后,面对列强的侵略,腐朽的清王朝采取了割地赔款的卖国政策,民族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中国人民,尤其是爱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历史重任。资产阶级改良派及时抓住了1901年清廷......
-
〓 淡泊明其志修辞立其诚——读《管士光文存》
我与管士光相识于1999年夏天。此后相交近20年,此前我曾获赠他的《浅草集》《管士光作品集》。近日收到《管士光文存》(人民出版社2017年1月版),仍然让我大吃一惊。从初识到现在,管士光先后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副总编、总编辑、社长,一直到现在,工作繁忙可想而知,而他的著作选集仍然有皇皇6集,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人民文学出......
-
〓 领略大学问家特有的谦逊——《余英时文集》编辑杂忆
余英时近照 今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隆重出版《余英时文集》十二卷本,适逢余英时荣获首届唐奖之汉学奖。2006年,《余英时文集》十卷本出版时,碰巧余先生于当年荣获被誉称为人文社科之诺贝尔奖的克鲁格奖。这真是巧合,更是缘分。此刻,回顾《文集》编辑的历程,有很多感悟。 《余英时文集》自2004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
〓 《老舍青岛文集》首发
本报青岛1月20日电(记者刘艳杰)近日,由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政府组织出版的《老舍青岛文集》在青岛老舍故居(骆驼祥子博物馆)举行了首发式。2014年是老舍诞辰115周年暨寓居青岛80周年,他于1934年9月至1937年8月居住在青岛,这一时期被称为其创作的“黄金时代”。《老舍青岛文集》共分五卷,收录了老舍写青岛和......
-
〓 《永康手艺人口述史》:他们张扬了一个民族的勇气和韧劲
《永康手艺人口述史》,卢敦基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定价88.00元 《永康手艺人口述史》耐人细读。 很少有人把目光专注于此,那些有别于官府工匠的传统手艺人,几千年来生活在底层,以自己的专门技术给百姓提供种种看来并不起眼却是必须的服务谋食,顽强图存,他们的生存之道与折射出来的精神,几乎称得上伟......
-
〓 新书架:《丁万明评说〈资治通鉴〉之纵横捭阖》
《丁万明评说〈资治通鉴〉之纵横捭阖》:丁万明著;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以重要历史人物为中心,兼顾重大历史事件,详尽解读了《资治通鉴》。其特点一是通过讲人讲事来阐发治国理政之道;二是口语化表达与经典古文相结合,语言通俗易懂。...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