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一浮全集》与《马一浮书法集》
我忝任《马一浮全集》的主编和《马一浮书法集》的编委,借此机会代表编委会介绍一下两书的编纂情况: 一、《马一浮全集》 马一浮先生生于1883年,卒于1967年,享年85岁。他不但是自成体系的大思想家,而且是卓然成家的书法名家。他是儒之圣者,学之醇者,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 马一浮先生的著作堪称弘......
-
〓 《中国哲学史》:联结中美韩的学术纽带
《中国哲学史》韩文版2012年12月20日,朴槿惠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朴槿惠爱好阅读、书法,很喜欢中国哲学。她曾在多种场合说过:“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学术著作,为何会对一位外国总统产生如此影响,它的写作与翻译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呢? ......
-
〓 《庄子的快活》选载二十一:无喜无悲无功无过无得无失
昔尧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是不恬也;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庄子·外篇·在宥》当年唐尧统治天下,让天下人欢欢乐乐,喜悦于自身性情的流露,这样做虽好,却是并不消停的,是一种折腾的萌芽。到了夏桀统治天下的时候呢,他整人害人,让天下人叫苦......
-
〓 把中国文化推向全球视角——读《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
清华学堂 《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一书,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现任五位教授撰写的一组文章纂辑而成。五篇文章本非为同一议题撰写,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全球化的背景和全球史的视野。 在全球化浪潮日益高涨的国际环境中,全球史研究逐渐成为历史研究的新潮流。全球史可视作一种史学方法论,旨在打破民族国家的局限,以世界一体的宏大......
-
〓 殷勤探看历史幽深处——读李敬泽的《青鸟故事集》
《青鸟故事集》,李敬泽著,译林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你最好夜读。万物俱静,心神合一之时,你所有的感官都被调动起来,追逐着自书中缓缓逸出的香,感受它精妙复杂的美与奥义。你能闻到清少纳言“枯了的葵叶,雏祭的器具,绸绢碎片”,能闻到李贺的“袅袅沉水烟”和让宋徽宗神魂颠倒的“龙涎香”,那从久远历史散发出来的沉香萦绕着你,让你心醉神......
-
〓 《翰墨瑰宝》第一辑重生记
欣赏书法真迹,无论古今,均是一件奢侈之事。限于古代复制技术之桎梏,就连欣赏书法复制品的碑帖拓片,都殊非易事。许多刻帖、拓片或束之高阁,或秘不示人。当代,借助摄影与复制印刷技术,本不能轻易示人之碑帖拓片乃至真迹,终于能有幸以图书形式与广大读者见面。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
-
〓 植物从文学中醒来——读《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
《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潘富俊著,商务印书馆2015年3月第一版,98.00元 植物不仅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重要载体。我国古典文学,从《诗经》的托物起兴,到《楚辞》的香草香木、恶草恶木;从唐诗宋词的折柳送别,到《红楼梦》里的黛玉葬花……很多名著名篇都与植物有着千丝万缕的......
-
〓 新书架:《罗哲文全集》
《罗哲文全集》罗哲文 著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罗哲文是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原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罗哲文全集》的价值是收录了罗哲文自1940年进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建筑学泰斗梁思成起各个时期撰写的数千篇文章,珍贵照片5000张,建筑测绘图、线图450幅,全面呈现了罗哲文一生的研究成果。如果说研究罗......
-
〓 七月光明书榜:陈先达著《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陈先达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这是一本散步时聊出来的书。陈先达先生八十岁以后,不再上大课。学生知道他喜欢散步,路线又比较固定,所以经常与他在路上“偶遇”,一起散步聊天,谈天说地,论古道今,即成此书。 书中既有对人性问题的探索,也有对历史问题的求解,既有对命运问题的省思,也有......
-
〓 画阁凌烟——欣读《十二珍品阁》
图为范曾近照。 本报记者 郭红松摄图为《十二珍品阁》封面。 【编者按】 即将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的法国外交部部长法比尤斯曾担任法国前总理和国民议会议长,这位出生于古董收藏世家的政治家,还是一位艺术鉴赏家。他的近著《十二珍品阁》中文版最近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南开大学担任终身教授的范曾为该书中文版作......
-
〓 山东人民社《国学三议》独特视角融合儒释道
本报讯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国学三议之庄子里面的孔子》《国学三议之老庄与论语》《国学三议之道德经与金刚经》最近与读者见面。由老庄孙子创作的这部丛书,以独特的视角融合儒释道三家,为三家正本清源,成一家之言。 (鲁大智)...
-
〓 旧邦新命——“中国文化二十四品”读后
“中国文化二十四品” 陈洪、徐兴无 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中国当代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因为要具备“文化自觉”的意识,树立“文化自信”的心态,增强“文化自主”的能力,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了解自己的文化,......
-
〓 《汉晋春秋通释》以创新思维勾稽史学名著
本报讯 以创新思维整理古佚名著的新作《汉晋春秋通释》日前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作者是北京襄阳籍文史学者柯美成。 《汉晋春秋》是东晋史学家、文学家习凿齿的一部历史著作。该书一反《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的书法,而以蜀汉绍汉统,以晋承汉统。唐代杰出史学理论家、批评家刘知几撰《史通》,以为“习凿齿之撰《汉晋春秋》,......
-
〓 新书架:《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美)谭凯著,胡耀飞 、谢宇荣译,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门阀大族主导了中国数个世纪,他们在十世纪的完全消失,长期以来困扰着历史学者。本书凭借海量的墓志数据的统计和研究,重新勾画出大唐帝国覆灭的另一种面貌。...
-
〓 诗文书法皆入画 画有诗书气自华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绘画中的接受研究》,张克锋著,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60.00元我国传统的文学研究侧重于对作家的考证和作品的阐释,近几十年来,随着西方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传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角度和方法开始多元化。从作品的影响、传播和读者的接受等角度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近年来兴起的新的研究方法。由厦门......
-
〓 《一个国家文物局局长的自述》:从困顿走向开拓
《困顿与开拓——一个国家文物局局长的自述》,张德勤著, 人民出版社出版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文物事业恢复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广大文物工作者在困难中砥砺奋进的一段时期,用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在序言中所说,“这是一个经济上困难重重,观念上还没放开,许多事情还在摸着石头过河,而怎样过河又常有歧义的时期”......
-
〓 上海推出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教材
本报上海11月12日电(记者曹继军、颜维琦)上海市教委历时两年时间,组织各方面专家编写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系列教材日前正式推出。上海市长宁区适存小学一年级6个班级的学生们已经拿到第一册教材。 该系列教材编写组先后三次修改编写体例,高校学者、中小学优秀教师等参与其中,现在基本完成小学到高中共十册诵......
-
〓 穷源溯流 考据释典——读《习近平用典》的典故释义
《习近平用典》人民日报评论部 编著人民日报出版社 《习近平用典》一书的典故释义作者杨立新是我多年的挚友。出于好奇,我很想了解本书中135条用典释文的写作过程。杨立新告诉我,最困难的就是查找原典和比对版本了。 杨立新举例说,如“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这一条,由于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是化用,同......
-
〓 为好书寻找读者为读者发现好书“2014中国好书”揭晓
本报北京4月23日电(记者吴娜)23日晚,“2014中国好书”颁奖盛典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等30种年度好书揭晓。 “中国好书”以“为好书寻找读者、为读者发现好书”为宗旨。“2014年中国好书”包括主题出版、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普生......
-
〓 书人书事:张同吾的诗书情缘
最近诗歌评论家张同吾以书法家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他那一幅幅朗隽儒雅、潇洒飘逸的书法作品在全国巡展的时候,引起了许多文朋诗友的赞叹。张同吾是知名诗人和诗歌评论家,一些业内人士知道,他曾为夏衍起草第五次全国文代会开幕词,又曾为巴金起草第五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和第六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的两篇开幕词,这不仅要求熟悉夏公和巴老这......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