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尊的弱者容易受伤——读《唐代干谒与文学》
《唐代干谒与文学》,王佺著,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一版,30.00元 唐代知识分子在谋取功名和官职的途中,写过大量的自荐材料,其中有书信、文章、诗歌以及他们本人的其他作品,献给考官以及能够影响科举考试录取过程的其他大人物,献给估计可能有助于自己顺利进入官场的各路达官贵人;其意义无非在于露才扬己,希望得到垂青,达......
-
〓 序与跋:不为什么,只为了爱
兴趣相同、追求一致,这样的人见过一面就会成为“老”朋友。山西省是关老爷的家乡,重的是义,我去工作过几次,来去匆匆,却成就了不少的友谊,想起来就高兴。这些老朋友中间,就有晋城的阎法宝和程画梅二位。一对夫妻,退休下来,没有休息,却在太行山区东奔西跑,从事历代建筑文化的探寻和保护。在一个秋末冬来的日子,我们偶然在一座古老的村......
-
〓 新书架:李欧梵的《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一书选录的李欧梵散文,出自李欧梵的多种散文集。全书表达了作者对生活、自然、艺术的热爱之情。“似水年华”主要呈现李欧梵游学读书的经历,以及作者在海外多年的学术背景下对自己待过的大学的一些感想和历史人文思考。“常怀斯人”汇聚的是李欧梵对老师亲人同事朋友的回忆和追思。“文学之旅”是作者作为一名学者对世界文学以及一......
-
〓 观察人类文明进程的新视角——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英】彼得·弗兰科潘著,邵旭东、孙芳译,徐文堪审校;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丝绸之路”这一名称和概念,是由德国地理和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在1877年提出的,一直沿用至今,主要指跨越欧亚大陆,将地中海世界与中国和东亚连接起来的交通网络。丝绸之路是贯通东西的重要通道,也是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对丝绸之......
-
〓 探索城市管理的近代雏形——《北洋政府时期京师警察厅研究》序
这本《管理北京:北洋政府时期京师警察厅研究》是丁芮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对于这本书的瑕瑜短长,读者自会各有所见,在此我只想就书中涉及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感想,也是受本书启发而来的吧。 中国近代百年,内忧外患不绝如缕,政治舞台风云变幻,酿成了一波波政治事变与社会动荡。百年后我们回望历史,往往被这些波......
-
〓 许渊冲:款步走来的大师
1944年许渊冲入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时摄1977年2月16日钱锺书先生来信,谈到译文可以胜过原著的问题。1949年,巴黎联大校友在香榭丽舍欢迎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左2为梅贻琦,左4为许渊冲。《许渊冲文集》 许渊冲著 海豚出版社 仰望寥寥星空,我想到一位“跨时代”的老人,他的学术成就,既属于那个时代,更属于这个......
-
〓 先行者的历史脚印——评《郭嵩焘全集》
出使英国的郭嵩焘像 光绪元年(1875)2月,英国驻华公使翻译马嘉理在云南境内搜集情报,行凶伤人,被愤怒的群众打死,是为历史上著名的“马嘉理事件”。此事发生后,英国公使提出了很多无礼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速派大员赴英通好谢罪。积贫积弱的清政府迫于无奈,选派熟悉洋务的郭嵩焘出使英国,他因此成为了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 ......
-
〓 时代和创造相结合的思想结晶——读《中国佛教与古代科技的发展》
极荣幸地,能在这个春天第一时间读到周瀚光先生的新作《中国佛教与古代科技的发展》,如沐春风,耳目一新。个人认为,这部书的最大价值,或许更应该从我国近现代思想史、科技史和宗教史研究的学术演进史上来看。 晚清民国时期,激于民族情感,我国老一辈学者致力于发掘、弘扬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和文明传统,虽然做了许多奠基性的......
-
〓 国家祭祀与郊庙歌辞——评《汉—唐国家祭祀形态与郊庙歌辞研究》
汉—唐国家祭祀形态实际上是以祖先崇拜为中心的一连串祭祀活动,以祀天、祭地、享人鬼为主要内容,通常由历代帝王所主持,来确立君主即位之合法性、王权之正统性和神圣性,即“神道设教”。《郊庙歌辞》就是这些国家祭祀仪式中的歌辞,在古代属于仪式化的雅乐体系。由汉至唐的历代《礼乐志》、《郊祀志》中,对上帝祖先祭仪的描述占了极......
-
〓 罪恶昭彰铁证如山—就《日本侵华图志》访山东画报出版社总编辑傅光中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山东画报出版社与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联合编纂出版25卷本《日本侵华图志》。这套图志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反映日本侵华历史的大型图志,收入大量罕见的珍贵历史图片。本报记者近日就相关问题采访了负责该出版项目的山东画报出版社总编辑傅光中。记者:为什么要编纂一套规......
-
〓 陕西帝王陵墓将有志书可据
本报西安9月9日电(记者杨永林、张哲浩 通讯员庞博)《陕西省志·帝王陵墓志》编撰工作自2013年4月启动以来,日前已顺利完成编撰初稿收集工作,课题组成员已对初稿进行首轮审查,预计2014年底将全部完成截稿汇编,2015年底正式出版。 《帝王陵墓志》分为先秦时期、秦代、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隋代、唐代、明代......
-
〓 担忧当下学风史学界呼吁不能“马上成功”
本报讯(记者 舒晋瑜)“《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出版有特殊意义。伟大复兴是以文化复兴为灵魂的,这套丛书提供了了解中国的范本,也为中国精品走向世界提供了条件。”3月26日,在《中国文化发展史》新书发布会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认为,无论科技怎样迅猛发展,编辑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可改变。出版工作......
-
〓 鲁迅,一具大灵魂——我写“一个人的鲁迅”系列丛书有感
何满子先生曾经自白说,每年必定通读一遍《鲁迅全集》。至于理由,他说是“实用主义”,除了藉此理解中国之外,“是为了使自己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做人不至于做得太不像话”。我虽然不及何先生的坚持,但也会不时翻阅鲁迅的书,重温他的“黑屋子”话语,从中获得慰藉、勇气和思想的喻示。我和何先生有同感,发现在鲁迅身上有一种特异的力量。在所有......
-
〓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大众好书榜”(2014年8月)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龙平平等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4年8月 中国改革顶层设计 张卓元著 中信出版社 2014年7月 中国超越: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张维为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年8月 日本......
-
〓 光明书榜:王蒙著《守住中国人的底线》
王蒙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年届八十的著名作家王蒙,早年以《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多部经典作品在文坛享有盛名。与很多已处于隐退状态的老作家不同的是,近年来,他仍以乐观向上、激情充沛的状态,接连推出不同类型的新作,持续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始终活跃在文化界。 这本《守住中国人的底线》,是王蒙最新的散文作品集。......
-
〓 驳甲午战争日本“解放中国”说
【核心提示】除了清兵入关后的短暂时期外,对华夏治统与道统的认同是满族贵族集团入主中原前后的文治主流。他们以中华文化的继承者自居,自觉接受儒家文化,努力实现治统与道统的合一。关于中日甲午战争,日本一些学者、媒体与政客沆瀣一气,炮制了许多奇谈怪论。其中之一就是鼓噪所谓明清易代是“夷狄”入主中原,标志着中国自此沦陷,进而将那......
-
〓 《易家之言》浓缩易中天处世哲学与学术精华
本报讯 著名作家易中天的语录体著作《易家之言》近日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易中天个性鲜明,说话俏皮、幽默,言辞犀利。这本语录体著作文字简练,体量不大,但所涉话题却涵盖了阅世、做人、道德、教育、观念、制度、历史、思想、言论、方法10个方面,浓缩了作者为人处世与学术研究的精华。比如在谈人生时,作者说:“人生只有两种:......
-
〓 趣味之下是知识、真言和伤痛——读《趣味文章》
《趣味文章:〈博览群书〉2009—2011年集粹》(上、下),陈品高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期刊集粹成书,便于读者在烟海似的出版物中找到较好的读物,是便民又利己的双赢之举。老牌杂志《博览群书》把2009—2011年刊登的精粹之作,集成一部上下两册、29万言的新书,冠名《趣味文章》,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
〓 品读汉字品读中国文化——品《读字》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其形有书法美,讲造形布局;其音通音乐美,有韵律节奏;其义富哲理美,蕴思想内涵。陈寅恪说:“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因此,本书名为读字,实则由品读汉字而品读中国文化。《读字》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作者把中国汉字构形的奥妙、汉字意味及与特定汉字相关的历史故事作了一个趣味别致的梳理......
-
〓 创新是最好的传承——读牟钟鉴先生《新仁学构想》
牟钟鉴先生是传统文化领域中创建颇多的学者,创新是贯穿他治学之路的一条主线,他不仅以极大魄力创建了“民族宗教学”这一新学科,而且在学术观点上新建迭出:在宗教学领域他提出了“宗法性传统宗教”的观点和理论,找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以贯之的基础性宗教信仰;同时,在研究中国哲学史和宗教史的基础上,提炼出中华文化与宗教生......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