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京审判”不能被忘却——记法兰克福书展国际研讨会
图为10月9日,一名读者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举行的“纪念一战、二战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主题书展”上参观。 新华社发 第66届法兰克福书展10月8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展览中心拉开帷幕。中国展区“一战、二战主题书展”受到关注。 当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德国徳古意特出版社共同承办的“东京审判:被......
-
〓 国学争鸣:一部没有凸显“孟”的孟学史
王其俊先生主编的《中国孟学史》由山东教育出版社于2012年刊印。该书100多万字,就此而言,它确为一巨著。在收集资料、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等方面,本书确有贡献。不过,下面着重谈其不足,以求教于主编、作者和同行。 一、“与”的叙说框架轻“孟”。该巨著的基本框架是:“某某与孟学”,例如,董仲舒与孟学、王守仁与孟学......
-
〓 陈尚君:孙猛著《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详考》初读述感
《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详考》(三册),孙猛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9月第一版,800.00元孙猛教授的巨著《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详考》(以下简称《详考》)终于问世,我有机会先期读到,感慨此书是近年治日本流传汉籍难得之力作,将会在中国文献学和域外汉籍研究领域产生深远影响。谨述孙猛教授之学行与我所能理解的本书的学术追求,与学人......
-
〓 解玺璋编选《梁启超家书》呈梁氏家风家教
本报讯(记者丁杨)由评论家、梁启超研究者解玺璋选编并撰写导读长文的《梁启超家书》已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日前,解玺璋、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近代史学者马勇等在此次图书订货会上交流了对梁启超其人及梁氏家风等话题的看法。 作为中国近代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梁启超的教子之道一直为人称颂,梁家九个子......
-
〓 书话:刘师培和他的《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原是刘师培在北京大学教学用的讲义,最初由北京大学出版部于1920年6月印行。我藏有一本初版本,封面及书口皆题“中古文学史”,而正文第一页则题“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这是刘师培为“国文门二年级”学生编写的讲义,讲义正文的编写方法大抵是搜罗排比种种原始材料,附以简要的结论和按语,大处着......
-
〓 “中国好书”(2016年9月)
1.《穿越历史时空看长征》,王新生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8月【推荐理由】这是一部关于红军长征的长篇纪实性文学作品。以翔实可靠的档案资料和亲历者的回忆史料为依据,吸收史学界长征研究的最新成果,再现了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史实准确,点评精当,文字优美,兼具思想性与可读性。 2.《国学与人生》,傅佩荣著,东方出......
-
〓 《文化复兴论——公共儒学的进路》:历史文化与文化复兴
一拿到邓曦泽的《文化复兴论——公共儒学的进路》,开卷便有一种直觉——这不是一本循规蹈矩的书,而是一本有理论勇气和创新思想的书,且是一本有前瞻性的书。 从问题上看,此书处理的并不是新问题,而是甲午战争以后,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社会一直面对的老问题:如何证明历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而实现文化复兴? ......
-
〓 学者新解古典名著,商务成功普及学术
本报讯 《金瓶梅风情谭》、《红楼梦风情谭》出版座谈会日前在商务印书馆召开,中宣部原副部长、中国作协原党组书记、著名文艺评论家翟泰丰以及著名红学家、金学家、文学史家、历史学家李希凡、蔡义江、王扶林、阎崇年等30余人出席会议并发表精彩点评,认为山东大学教授马瑞芳的“双子书”《金瓶梅风情谭》、《红楼梦风情谭》是当今学......
-
〓 《域外文化二十家》:当代中国的一剂“思想药石”
《思想药石:域外文化二十家》,陈占彪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4月第一版,48.00元 最近,由高宣扬、刘梦溪、邓正来、张玉书、宋兆麟、陶东风等位先生命笔介绍域外二十位文化大师的《思想药石:域外文化二十家》编就出版。 在这本书中,我们邀请了最合适的专家,以非长篇大论的形式,对中国思想学术界来说相对生疏的、......
-
〓 《简帛书法字帖》出版发行
4月19日,由简帛书法家吴巍编著的《简帛书法字帖》正式出版发行。简帛书法家吴巍率领的学术研究团队历经30余年发掘整理,把简帛体书法中仅存的3000多个实用单字复活到8200多个单字。此次推出的字帖共包括1463个简帛体汉字。图为吴巍在介绍《简帛书法字帖》。 新华社记者 公磊摄...
-
〓 器不离道在乎其美——读“楠书房书系”之二种
人对于事物的认知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形象化的感知。看到一件器物或者一种行为,我们的第一感觉是美还是丑,是雅还是俗。这种感知可以给我们以情感的愉悦或者享受。 另一种是理性化的思考。同样是看到一件器物或者一种行为,我们不再关注于其本身,而是深入地去思考这种器物之所以要用做成这样或者这种行为之所以要设计成......
-
〓 《我的家在紫禁城》清新童趣普及传统
本报讯(记者 丁杨)“培养儿童的读书乐趣是极为艰巨的任务,怎么让儿童养成良好读书习惯?《我的家在紫禁城》这套书做了一个示范。”收藏家马未都于日前在故宫举行的《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图书发布会上这样说。 这套由香港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制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与故宫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系列图书,是专为儿童、......
-
〓 浙江编制全国首张省域文化地图
本报杭州2月10日电(记者严红枫)近日,浙江省文化地图由省委宣传部创新编制出版,这是全国第一张全省域的文化地图,成为全面展示浙江文化发展水平的“文化名片”。“从此,在浙江可以带着地图看浙江,走遍浙江看文化。”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坚说。 浙江省文化地图共155项要素,包含了浙江省各地最具代表性、最有影......
-
〓 28种图书入选“2015中国好书”
本报讯 “2015中国好书”盛典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晚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2015中国好书”推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28种图书入选,其中主题出版类包括《抗日战争》(人文社,王树增著)、《高思在云:中国兴起与全球秩序重组》(人民大学社,朱云汉著)等5种;人文社科类包括《故宫营造》(中华书局,单士元著)、《孔学古微......
-
〓 回眸鲁迅执著当下——读张福贵先生《“活着”的鲁迅》
1930年的鲁迅“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画廊”,因此,所谓“当下性”必定是“思想者”的当下意识,是由思想者把研究对象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进行精神对接所激活的历史有效性,于是,这个“当下性”就不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成为一个意义概念、一个精神概念、一个价值概念。张福贵先生著《“活着”的鲁迅:鲁迅文化选择的当......
-
〓 园林和文学界的新收获——读《陈从周全集》
经过多年的努力,洋洋13卷的《陈从周全集》年初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和浙江大学出版社联合推出,不仅受到业内高度评价,在古建筑园林界,甚至文学界也引起了广泛关注。陈从周先生是中国当代古建筑园林界屈指可数的大家,上世纪50年代师从著名建筑学者刘敦桢教授;60年代,协助、参与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设计扬州大明寺鉴真和尚纪念堂;1985......
-
〓 马勇余世存对话“没有皇帝的中国”
本报讯第二十三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当日,辽宁出版集团万卷出版公司举行马勇新书《马勇说晚清》《马勇说民国》发布活动,马勇和余世存就“没有皇帝的中国”这一主题展开对话。关于制度设计为何总是失败推翻重来,而不能在宪法的框架内修修补补,马勇认为,这是在制度设计时各方因人设政,保护各种利益造成的。而余世存认为,更多的原因是民......
-
〓 《王蒙说〈孟子〉》激活经典的现实意义
本报北京2月19日电(记者李苑)19日,作家王蒙携新书《得民心得天下——王蒙说〈孟子〉》在京与读者见面。“两千多年前的孟轲,今天仍然是有启发意义的。他文思纵横且大义凛然,他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问题讲得通透贯穿,同时表达了足够的处世的聪明与应对的机敏。”王蒙在现场谈起自己对孟子其人的感悟。该书深入挖掘了孟子“民......
-
〓 《平视孔夫子》:让孔子回归为人
《平视孔夫子》,伊人著,凤凰出版社2013年,45.00元 我们知道,在孔子晚年和他离世不久,就有子贡等弟子喻赞夫子为“日月”、“尧舜”,初现出圣化的端倪;此后孟轲、荀况等更造作渲染,强化孔子“圣人”形象。而孔子真正做定“圣人”则是在汉代。汉武帝刘彻初践帝位,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策,得皇家官方钦定......
-
〓 著名学者周有光110岁生日口述四十万字话沧桑
唐师曾摄今天(13日)是著名学者周有光110岁生日。这位老人没有过生日的打算,他曾对家人说:“不过生日,我也没什么贡献。”但在昨天,周老收到了一份生日礼物——他的新著《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样书。这本书用40余万字的篇幅,展现了一位世纪老人的百年回望,书中讲述的不仅是传奇故事和历史细节,还有爱和智慧,以及真话和勇......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