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茅亭之下堪种诗——评叶舟短篇小说《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
“小说”的概念一直是变动不居的,只是如今,小说所承载的压力越来越重大,仿佛一辆超载的大车,过大负荷带来的疲倦感同时也消解着读者的热情。我于是有这样一种渴望:能不能把小说写得更赏心悦目,复归它的原初本性?小说可否山南海北,夸夸其谈,可疗疾,可退兵,可止讼,可以种瓜得豆,点石成金,成就人类远古以来的梦想与痴迷?这种写作在唐......
-
〓 了解文明的窗口——阅读《剑桥中国史》得到的滋养和启迪
《剑桥中国史》(十一卷)费正清 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我最初注意到《剑桥中国史》,是通过三联书店的《读书》杂志。2006年的其中一期上面,有一篇题目为《没有晚清,何来现代》的书评,篇幅较长,极富思辨与热情,正是评述《剑桥中国晚清史》的文章。文中观点一如标题,也正是本书中一以贯之的学理主线。《读书》杂志的书评引发了......
-
〓 必读!有趣的中国
在日本,有这样一套丛书,每年一本,让日本读者从《人民日报》中了解现代中国《必读!有趣的中国》第十卷三潴正道教授(左)和他的团队最近,由日本侨报社出版的《必读!有趣的中国》第十卷出炉了。和之前的九卷一样,这本书精选了60篇过去一年刊登在《人民日报》的报道,译成日语向日本读者介绍现代中国。客观科学的态度,对长期观察中国必不......
-
〓 杨福家倡议在高等教育中实施博雅教育
本报讯(记者 陈香)近日,曾担任6年复旦大学校长、12年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的我国核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汇聚成书《博雅教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杨福家提出,应在高等教育中实施博雅教育。 杨福家院士认为,“博”就是科学与文史的交融;而“雅”则强调“做......
-
〓 展现多彩中华文化首部《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出版发行
“历史和现实表明,尊重和倡导多样性,对今天的国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太紧迫了。”在12月18日于北京召开的“中国地域文化研讨会”上,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在发言时表达了自己对“传承和弘扬中国地域文化”的看法。据悉,本次研讨会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和中华书局联合举办。会议期间,主办方宣布我国首部《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
〓 中国高校出版社书榜(1月)
...
-
〓 南京出版社《明朝都城》再次填补研究领域空白
本报讯明朝作为大一统王朝,其对于都城、宫城形制布局与构造建筑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全国性意义。继《六朝都城》之后,南京出版社又推出《明朝都城》,再次填补了明代都城学术研究领域的空白。《明朝都城》是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孟凡人几十年来对明代都城进行考古学、古建筑学与历史学等多学科交互研究的成果,也是学界第一部全面系统地......
-
〓 物理:人生中一缕理性的阳光——评《人生悟理》
《人生悟理——透过物理看人生》王铁山 南 燕 著 兰州大学出版社爱的状态——弹簧振动 人类文明伊始,哲学与科学就密不可分。随着文明的进步,哲学分化出自然哲学与人文哲学两大分支,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经历了数千年演变之后,以哲学两大分支为主脉,形成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个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然而,两大科学体系宛如......
-
〓 第十届文津图书奖揭晓
本报北京4月23日电(记者杜羽)作为全国图书馆界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活动,第十届文津图书奖23日在京揭晓。《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耶路撒冷三千年》《瞩望新轴心时代:在新世纪的哲学思考》《是什么带来力量:乡村儿童的教育》《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
〓 “南怀瑾四书精讲”同步推出数字版和线装版
本报讯(记者鲁大智)记者在近日举行的“南怀瑾先生著述出版发布会暨数字版首发仪式”上获悉,人民出版社和东方出版社首次完整推出“南怀瑾四书精讲”,并同步推出数字版和线装版。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南怀瑾先生是近年来享誉国内外,特别是华人读者中的文化大师、国学大家。东方出版社与南怀瑾先......
-
〓 《逝年如水》:听世纪老人讲故事
《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 周有光口述 浙江大学出版社 这是一本厚重的大书。精装,近500页,封面棕黄,如大地色,凝重、简约、素净。标题谓之“逝年如水”,令人恍惚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之感,“逝年如水”经由他来发声感慨,的确是妥帖的。 他出生于1906年,经历了清朝、北洋军阀、中华民国和新中国四个......
-
〓 湘学学统与学术旨趣——摘自《湘学通论》“导言”
中华传统学术文化博大精深,既体现为不同时间形态而波澜迭起的历史学术思潮,又体现为不同空间形态而风姿各异的地域学术传统。“湘学”就是中华传统学术文化的地域化形态之一。 湘学研究的历史已经很久,早在南宋湖湘学术兴盛之时,湘学即开始被学界关注并成为学界思考、讨论和研究的对象与话题,朱熹的《知言疑义》就是一部研究......
-
〓 夏晓虹:追求“闻韶”之旅
2004年9月以前,李静虽然已在北大度过了七年时光,不过我对她的了解,却是从成为她的博士生导师开始。 2009年6月,李静完成了博士论文答辩,同门聚会为毕业同学送行时,李静送给我一册她自己编印的《夏晨问学录》,里面收集的多半是我和她五年来的通信。题名中的“晨”者,“陈”也,即陈平原。我和平原所属的教研室虽......
-
〓 失传濒危传统工艺重新进入公众视野——《中国传统工艺全集》编纂完成
日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大象出版社在京宣布:《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以及《中国手工艺》《中国手工技艺》三套书日前付梓。从1996年到2016年,大象出版社社长王刘纯感叹:“二十年辛苦不寻常!”《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共20卷20册,有1200余万字、1.4万余幅图和照片,是340多位专家、学者、艺人呕心沥血的杰作。他......
-
〓 “龙”学的重要一环——《文心雕龙文体论今疏》序
80年代以前的《写作》(“文革”前叫《文选及习作》)和《文学概论》课,都没有中国传统的文体分类和应用文教学内容。即使有点文体分类常识,也只是“纯文学”的分类,而不考虑中国古代“杂文学”的特点。难怪有的大学生写不好请假条和申请书,更不会写计划和总结了。以至于给亲人写信也离不开“爸爸、妈妈,你好吗?……此致敬礼”的框框,甚......
-
〓 从诗歌中来到爱情中去——读《问世间情是何物》
《问世间情是何物》 杨雨 著 商务印书馆诗歌在中国诸种文体中一直备受尊崇,但在西方早期,诗歌的地位就相当曲折了。苏格拉底要把诗人赶出城邦,柏拉图要把诗人驱逐出理想国,而亚里士多德则明确主张“打开门,让诗歌进来”。这种赶出、驱逐与迎接,看上去是两种矛盾的态度,其实都是建立在对诗歌特性的深刻认知上。诗歌的自由、奔放、激情,......
-
〓 著书者说:我与《中国历史故事集》的不解之缘
《中国历史故事集》是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在1960年策划组织的图书,计划一个时期编一本。其前四种,即《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约请林汉达编写。林汉达是浙江宁波人,早年当过编辑,又去美国留学,回国后教书,从事语言学研究和汉字改革,还写出了《东周列国故事新编》等多种通俗读物。1954年,他被......
-
〓 “东京审判”不能被忘却——记法兰克福书展国际研讨会
图为10月9日,一名读者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举行的“纪念一战、二战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主题书展”上参观。 新华社发 第66届法兰克福书展10月8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展览中心拉开帷幕。中国展区“一战、二战主题书展”受到关注。 当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德国徳古意特出版社共同承办的“东京审判:被......
-
〓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大众好书榜”(2014年4月)
《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 韩毓海著 中信出版社 2014年3月《和平发展:大国的责任》 金灿荣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2月《市场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大考》 迟福林主编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4年2月《中国人的民生》 高连奎著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年4月《云端经济学》 吴建雄著 东方出......
-
〓 《朱熹全书》编修缘起及主要原则
朱熹是中国历史上著作最宏富的学者和思想家之一。他的研究触角涉及到儒家经典的所有领域。据《四库全书》的著录统计,朱子现存著作共二十五种,六百余卷,总字数在两千万字左右。这还是个十分不完全的统计。除了著作的丰硕之外,朱子的著述还呈现出形式多样化的特点。“述而不作”是从孔子即已开始的儒家传统。所谓“述”,实质上是一种借助对儒......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