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中医孔子学院夏令营活动
塔那那利佛毕业生在孔子学院前合影 资料照片
志愿者老师在教授中国书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4年前第一次来到中国这个无与伦比美丽、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时,我深深地爱上了她。1999年至今,我已经荣幸地访问过超过95个中国的省、市、村镇,这些地区都具有历史、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的重要性。在许多中国朋友的帮助下,我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与亲身经历对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改变了我和我家人的生活,更确切地说,使我们的生活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我在数年间拍摄了几千张关于中国的照片,后来我出版了一本摄影集,名为《一位美国大学校长眼中的中国》。里面的照片主要包括中国如画的地理风景、传统与现代的中国建筑、美丽而又友好的中国人民、美味的中式烹饪、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还有在这里冉冉升起的世界经济力量。
更重要的是,这本摄影集反映出我对中国人民的尊重与热情,我希望,其他人,尤其是美国人,一定要来中国,领略、欣赏她的美丽、文化和风土人情。我希望当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更加开放地合作,开始互相欣赏彼此语言和文化的时候,这本摄影集能够更好地阐述交往中的友善与富有成果的交流。作为一名校长,我坚信高等教育机构有责任帮助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更加具有全球竞争力、国际理解视野,以及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
中田纳西州立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10年,作为一个教学单位,直接接受大学的学术副校长监管。自从孔子学院建立以来,我们一直努力把孔子学院展现给大学和社区,我们的目的是让语言项目及文化活动,成为在大学、社区以及公立学校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去年,35名当地小学生访问了中国。今年7月,我们孔子学院同当地一所小学接待了来自杭州东城教育集团的40名小学生。这些项目不仅仅为我们的孔子学院赢得了社区的支持,同时,为两国年轻的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相互理解的文化平台。
我见证了孔子学院为我的大学及社区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改变。孔子学院的使命是追求世界的和平与和谐,为教育机构带来了国际视野,促进了我们对中国的理解。(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校长西德尼·麦克斐)
无知像没有星星的夜晚
很多白俄罗斯学生都希望更多地了解这个屹立在东方的既古老又年轻的伟大国家,了解她的文化,了解其人民的生活,更希望能够学好汉语。
如果一个人想和另一国家的另一方建立商务伙伴关系,首先就必须了解对方,尊重对方,同时尊重对方的国家和文化。古谚语说,“无知就好像没有月亮和星星的夜晚”。中国和白俄罗斯决心一起点亮知识的火炬,帮助我们国家的年轻一代更好地进行相互沟通。这也是我们2006年末在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建立孔子学院的原因,那是白俄罗斯的第一所孔子学院。
有人会问我:孔子学院当时为什么选择了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因为我们是白俄罗斯一流的大学,在和中国的合作方面,我们是做得最好的。根据网络信息计量学的世界大学排名,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排在第595位。全世界有35000所大学,这个位置是很不错的。而在苏联所有的大学中,我们一直稳占第四名的位置。
今年我们的学生总数达到了38000人。我们有来自全世界43个国家的2620名留学生,其中有890名来自中国。
所以,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有资格成为与大连理工大学同建孔子学院的合作伙伴。中国语言和文化在白俄罗斯年轻人中间越来越得到普及(我们的中国语言课程现有175名学生);我们定期组织各种,包括科学研讨会、展览、节日庆祝等在内的重要活动;另外我们还出版多种相关书籍和期刊。孔子学院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我认为孔子学院应该像一座连接不同文化、不同人民和不同国家之间的“金色桥梁”。
汉办从去年开始建立“孔子新汉学计划”,其中有联合培养博士项目。该项目旨在支持国外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到中国来进行学习、研究以及博士论文的写作。白俄罗斯大学孔子学院参与了这个项目,向中国派送了两名专业研究人员,一位去了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另一位去了广州的中山大学。
联合培养博士项目是我们非常感兴趣的项目,因为我们在这个领域是有经验的。在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方面,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已经开展过一项白俄罗斯和中国的独特合作项目,即“联合研究生院”项目。这个项目在两国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由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和哈尔滨理工大学合作完成。
白俄罗斯大学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机构,为中白两国在教育和文化领域的合作和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提供了良好平台。我们和中方合作学校有着共同的任务,对于孔子学院的发展有着共同的愿景,对于如何完成这些重要而复杂的任务有着共同的计划,我们准备好了继续前行,为了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一起,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我们新的理想。(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校长谢尔盖·阿普拉缅伊卡)
德不孤,必有邻
自9年前非洲第一家孔子学院成立以来,非洲已成为全球孔子学院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目前,在非洲30国中共设有35所孔子学院和10所孔子课堂。
学好汉语为学习者增加了就业机会,让他们通过另一种方式服务社会。目前在赞比亚的中资公司有300多家,超过3万多中国人在赞比亚生活。因此对懂汉语的赞比亚人的需求与日俱增。经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推荐,目前在赞比亚中资公司就业的学生就有十几位。这一需求还将持续。
汉语学习也帮助学生实现了留学中国的梦想。2013年,通过孔子学院奖学金项目,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选拔了8位学生到中国留学,其中一位正在攻读国际汉语教学硕士学位,三年后他将回去担任本土汉语教师。在孔子学院学过汉语并能讲汉语成为被选拔到中国留学的重要条件之一。赞比亚人都已经意识到学习汉语不仅可以从全新的角度了解中国,对自身的未来发展更是大有益处。
实用技能的培养也提升了学生的自身竞争力。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积极与在赞中国企业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授日常口语和特殊目的的汉语,使学习者学有所用。
汉语课程即将纳入赞比亚教育体系,其意义重大而深远。(赞比亚大学校长史蒂芬·西姆康达)
微记录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进入到一个相互合作和互通往来的时期,因此,提出设立孔子学院就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全世界都认识到中国将影响每一个人,人们自然希望能够参与其中。全球时代背景是形成“中国热”的一部分原因,而它未来发展的宏伟前景也是重要原因。所有因素结合在一起,才会出现如今的局势。我认为孔子学院是在正确的时间发生的正确的事。事实上人们非常喜爱这个项目。
人们必须要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而中国也需要走向世界。在我看来,这种交流关乎未来,不仅对两个国家至关重要,对全世界所有国家都重要。这才是世界发展需要的方式。很多人以为他们了解孔子学院,其实他们并不了解。我认为孔子学院最大的特点是全世界超过100个国家的400多所孔子学院和600多所孔子课堂的所有参与者们都是独立的,同时又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长、马里兰大学前校长牟德
要让孔子学院在当地得到认可,最关键的一个字是“德”。自己一定要把事情做好。言必信,行必果。展示出自己的德行、才华,自己把事情做好了,别人尊敬你才想要了解你,知道你是怎么做的。孟菲斯大学孔子学院从我写申请开设报告到现在,有一万多个学生,分布在50多所学校,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学院在所有孔子学院中是唯一可以授予本科学位的,叫做“亚洲研究和国际贸易”专业,现在有40多个在读学生,融入在大学体系当中,学生们选择来学习,就不是一时兴起了。
——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孔祥德
我们从2010年开始自己办的开罗大学孔子学院院刊在开罗发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双月刊,在一些文化地点、俱乐部等推广,让人们多了一个固定的渠道了解中国文化和孔子学院。年轻人喜欢通过参加比赛、看电影这些方式了解中国文化,成年人则更喜欢论坛、研讨会之类的交流方法。
——埃及开罗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李哈布
介绍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孔子学院的文化展示活动中,武术是最受欢迎的一个方式,年轻人、特别是小孩子都非常喜欢。但是这种活动相对来讲是比较表面化,深层次的他还是难以理解,比如京剧,我们举办活动的时候进行京剧表演,他们只是出于猎奇心理看。有一次演《霸王别姬》,这是一出悲剧,但是台下的观众在笑,他们不了解。这很正常,我们也是这样的。秘鲁有一千多种土豆,每种都有名字,如果秘鲁人说起来每个名字,我们也是一头雾水。所以我们学院现在努力用美国的方式来表演中国作品,请美国的乐团演奏中国作品。我们和一些著名品牌合作,一起搞活动。像烹饪,在世界级的大饭店里面展示,给人的感觉马上就不同了。
——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孔子学院院长金克华
泰国学生处于一种自由式的学习状态,老师常常需要在教室里等学生半小时才可以上课,这让我又爱又“恨”,爱的是学生们对老师的尊重,见到老师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他们都会双手合十进行礼拜;“恨”的是泰国学生做事不急不慢的态度。面对这种独特的思维习惯和迥异的学习方式,作为一个国际汉语教师,因材施教是我要实施的策略。
——对外汉语教师张鸿博
作为一名志愿者教师,(经过一学期的教学)我深刻领悟到了自己的角色定位:我们交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汉字,还要让他们了解到学习汉语的意义和乐趣以及汉语文化中传达的那种源于生活的人文关怀。培养兴趣会促使他们形成一种自我学习的习惯,勤劳的工作和对学生真诚的关爱,会让他们体会到中国老师的勤恳和友善,这也是我作为一名志愿者教师的欣慰之处。
——对外汉语教师刘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