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读《湘君湘夫人图》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857次  |  更新时间:2017-10-26 13:03:36

    湘君湘夫人图 明 文徵明 100.8×35.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这种天气,常看到各式湘妃竹折扇的创作展卖消息,隔着图片虽看不出湘妃竹真假,却易勾起和这竹子起名的有关故事,而文衡山的《湘君湘夫人图》中人手执羽扇,与这暑热倒也应景。

      此图根据屈原《九歌》中《湘君》《湘夫人》两章而作,是文徵明目前仅存的早期人物绘画。单看衣饰纹路,画中人物造型显然来自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又似有六朝人物画遗意。借用曹植在《洛神赋》中所写的女神盛世美颜,所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发髻高挑、衣裙曳地,体态修长、脸色白净,好一个美人!

      《湘君》《湘夫人》是楚辞中的名篇。文风华丽繁复,通过各种奇花异草的堆陈和美石宝物的铺设,来营造相会时极其浪漫和不染埃尘的意境。但文徵明却选择当下流行的“小清新+性冷淡”的创作态度:不设场景,没有景深,淡色线描,极尽简化——单单只画了两个人。至于衡山是不愿多画别的,还是不知别的如何来画另当别论。但辩证来看,这种繁复诡谲命题中的空白构思与模糊处理,或许具有更大想象空间。另外,此画上方自书《湘君》《湘夫人》两章,图画空处字来补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惯用伎俩。文徵明会写能画皆可搞定,创作当年他48岁。再加上那些个印章,空亦不空。

      湘君与湘夫人

      是男还是女?

      湘君、湘夫人本就源于一个故事,屈原又是个有故事的人,即使是文徵明模仿的顾恺之洛神,也还是关于曹植和甄宓的风花雪月。巧合的是三个故事的主人公命运都与水有关:两个化作了水神,另外屈原也投了江。可能故事都发生在南方吧,南方水多,做不成这条江里的水神,也还能去另外一条河。既然是故事,自然就有真有假——单单一个湘君、湘夫人到底是谁、性别男女?也有各种版本:常规来看,“君”应是男子的称谓,“夫人”自然是为女子。而且多数人愿意去相信,故事应该是关于爱情——35岁左右写下《湘君》《湘夫人》的屈原也这么认为。有如据传的那样,这三闾大夫与楚怀王爱妃似有私情,且爱到死去活来却没能在一起。所以这爱情中有屈子《少司命》所写“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般眉目传情的美妙,也有虽不动声色却不可言说的哀婉及无处排遣的伤痛。

      但从更早的记载来看,湘君、湘夫人却同为女子。汉代刘向《列女传》记载:“有虞二妃,帝之二女也,长女娥皇(湘君)、次女英(湘夫人)。”可见,湘君、湘夫人分别为上古尧帝的两个女儿,后来双双嫁给舜,却因舜斩妖除魔英勇战死,二女千里寻夫找到舜帝墓冢,悲痛欲绝,泪洒竹竿,使得周围的竹子生出无数斑点,湘妃竹的传说由此而来。但又有学者认为湘夫人是娥皇、女英两位“夫人”的统称;湘君则是舜帝,似乎也有道理。不过若如此推论,这画中执扇回首的如果是“湘夫人”,后面侧脸者若为湘君,那么,这“湘夫人”是娥皇和英中的哪一个呢?

      如上所说,湘君、湘夫人两者是同性还是异性并无定论。且有意味的是,文徵明也没有明确给出两人的性别之差。当然,单从打扮来说,居后者也同样着女装,指认为男子或许牵强。不过从历史记载来看,古时也有男装女相的流行趋势——比如,那个不按常规出牌的魏晋南北朝,男人却有抹粉的习惯。所以《世说新语》记载有个叫何晏的,因为脸白于常人被怀疑涂脂抹粉,在聚会时被曹叡捉弄吃热汤,看看能不能卸妆让他原形毕露出洋相,可不想人家流汗后还是原样。

      所谓羽化升仙

      中国人喜欢讲下地狱或者升仙的轮回故事,比如三生三世。且多数情况下,对于美好事物的陨落则易达成某种默契和共识:更愿意相信对方不是变作腐肉而应化作仙子——特别是那个最不愿意看其灰飞烟灭的至亲至爱,即便自欺欺人。就像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所讲,湘君、湘夫人溺于湘江,却可“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成为那里的水神。

      既然是神仙,则一定要有别于凡人的打扮。此画中的游丝彩练也是神仙自带神器。游丝描为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因线条用中锋笔尖圆匀细描、形似游丝而得名。《绘事雕虫》载:“游丝描者,笔尖遒劲,宛如曹衣,最高古也。”因此游丝描在古人多用于描绘文人、学士、贵族以及仕女等的衣纹。曳地的裙边很自然地折成水波纹状,如春云浮空流水行地,似在提示人们湘君、湘夫人湘水之神的不凡仙身。

      另外,所谓“羽化升仙”,盘古开天辟地时万物中轻盈之气聚结为天,尘浊之物则化为地。羽毛轻盈上升,是鸟类接近天空最直接的工具。而人欲飞升上仙,则多需要腾云驾雾或者至少有个代表性道具,比如这画中的带有羽毛装饰的扇子就是如此。据载,魏晋南北朝时期,“麈尾”“麈尾扇”“羽扇”及“比翼扇”相继出现。“羽”是羽毛,“麈”是大鹿,重点是领队的大鹿——魏晋以来尚清谈,所以手执“麈尾”有领袖群伦的含意。而“比翼扇”则出于“麈尾扇”,上端装饰鸟羽,为帝子天神、仙真玉女升天下凡翅膀的象征。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扇子便是如此,此幅《湘君湘夫人图》也是。

      此图最后署“正德十二年丁丑二月已未停云馆中书”,并考证经清耿昭忠等鉴藏,且从文徵明和王稺登的题跋可知,文徵明曾请仇英以此题作画,但文氏看后并不满意,又重新创作:可能文徵明是在某种程度上临摹追逐一种古雅气息,而仇英则更多表达自己心中美女的样子——我知道你画得不赖,却不想你画不出我想要的,不如我自己来好了。也难怪,别人怎么知道你想要什么?似乎有一种书友、画友间,你给我刻了个印章,我不满意,重新磨平了石头自己操刀的意思。当然,交情不够深的人,不好意思做出类似的事。

      可是,艺术家,要艺术,还是要面子……

    “题襟海上话珍帚——姚虞琴诞辰150周年纪念展”在杭州市余杭博物馆举办
    曹华:近代海派画家之《溪畔浣纱图》
    相关动态
    略谈古董艺术品的保值价值何挥毫:宋元绘画的当代传承与艺术升华中美协副主席、画家马锋辉:艺术征途勤探索,题材挖掘尚不足李跃林:从两件南宋告身说宋代院体书法的演变李苦禅:写意画,不是画出来的,笔笔全都是写出来的郭沫若妻子于立群书法:精研碑帖,专擅隶书,字体清秀,功底非凡透过中国古代文学,谈谈文学作品中“渔父”形象的发展 沈尹默:书法造诣被誉“直入宋四家”,陈独秀却称他“俗气在骨”如何学书法能规避弯路? 邓以蛰:画法与书法的关系全球艺术财富上榜画家:彭水影学术价值及市场分析写实与写意: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趣味
    书法家推荐
    萧蕙郭勇赵永江王春文姬景南谢振明陈永军王学军李刚杨本壮
    画家推荐
    苏昌荣刘振兰王晓燕陈宝义骆旭放申晓国徐振东于景平李翠云周新军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