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遗世独立 与天为徒
遗世独立;与天为徒。此联是题福建武夷山天游峰一览亭联。天游峰在武夷山五曲隐屏峰后,巍然高耸,独出群峰,登其绝顶,下观云海,尤如人在天上游,故称天游峰。天游峰绝顶处建有一览亭,是取登其亭而一览武夷山全景之意。这是一副写景联,读来使人产生一种恢宏、豪迈之气慨。本联有如下特点:采用了对联中“隔”手法,就是说写对联时由于用了典......

-
〓 群马图
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徐悲鸿的马独步画坛,无人能与之相颉颃。在他个人的艺术成就中,也以画马的成就最为卓著。他一生致力于国画的改革,而体现他国画改革最高成就的就是他的国画奔马。他非常注重写生,关于马的写生画稿不下千幅,学过马的解剖。对马的骨骼、肌肉、组织了如指掌,同时,他还熟悉马的性格脾气。在技法上,他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

-
〓 秦公簋
秦公簋春秋中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秦公簋,春秋秦景公时祭器,高19.8厘米,口径18.5厘米,足径19.5厘米。1923年出土于甘肃天水西南乡,1959年由故宫博物院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现藏于此。簋盖及器身均作细小盘螭纹,双耳上作兽首。簋盖上有铭文54字,器身有铭文51字,共105字,字体与石鼓文颇为相近。盖和器上又各有秦......
-
〓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此联是唐英所撰题庐山虎溪三笑亭联。唐英,字俊公,晚号蜗寄老人。清朝乾隆年间任内务府员外郎兼佐领等官,擅诗、工书画等。虎溪是庐山东林寺门外的一条小溪,《名山洞天福地记》称为“四十七福地”。虎溪上原先建有一亭,取名三笑亭,后废。庐山素以“匡庐奇秀甲天下”著......

-
〓 让灵魂跟上我们的脚步:中国绘画中的山和水
我国绘画历史悠久,上溯萌芽期的远古,下至近代,有着近七千年的积淀。期间,各种画风此起彼伏,闪耀着绚丽的光彩。古人喜欢游山玩水,山水画沉积了中国人浓厚的情感。在绘画时,将自己的思想倾注于内,以山为德,以水为性,将意境、色彩、气韵完美结合,让人产生近在咫尺的错觉,从而领略古典美和中华情。中国山水画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

-
〓 袁安碑
东汉碑刻,全称“汉司徒袁安碑”。东汉永元四年(公元92年)立。原石出土地点不详,1929年在河南偃师县城南辛家村发现,现藏河南省博物馆。碑高1.53米,宽约0.74米。篆书,共10行,满行16字,下截残损,除第8、10两行为不满行外,其他行下一字均缺(现已考出),仅存139字。碑中间有穿,位置较低。碑文内容简单,无赞颂......
-
〓 放开眼界,看朝日才上
放开眼界,看朝日才上,夜月正圆,山雨欲来,溪云初起;洗净耳根,听林鸟争鸣,寺钟响答,渔歌远唱,牛笛横吹。此联是龚正谦所撰题福建邵武市熙春山憩亭联。龚正谦,福建邵武人,清初文人,生平事迹不详。联中充满诗情画意,山与水,声与色,人与物,都是描绘的对象。上联从视觉方面写景,所写景物都与“眼”“看”二字相关联。“看”是领字,领......

-
〓 澄怀观道,卧以游之:中国绘画中的山和水(续)
【接上期】北宋成立了“翰林图画院”,培养了大批人才。山水画巨匠辈出,有李成、范宽,继承了荆浩的画风,以北方雄伟的自然景观为主。李成,能画山水林木,当时称为第一。峰峦叠嶂间,祠墅显露,此为最佳。米芾称其画“淡墨如梦雾中,石如云动”。(李成·茂林远岫图)范宽,学李成笔,虽得精妙,尚出其下。对景造意,不取繁饰,写山真骨,自成......

-
〓 牧马图
韩干,陕西蓝田人,活动于玄宗时代。少贫,得王维资助,遂习绘画,擅画马,师曹霸。其作品《宣和画谱》著录52件,题材全是画马,现仅存《牧马图》和《照夜白》。《牧马图》绘黑、白两马,并辔缓行,一虞官骑坐白马,勒缰远望,马匹骄健。虞官安详朴素的神情之中,隐露出威武刚愎之气。图作笔线清圆健颈,造型精炼,马匹肥硕的肌体和细颈的四肢......
-
〓 拼命酒与断肠诗
大胆文章拼命酒;坎坷生涯断肠诗。此联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家洪深所撰。洪深(1894-1955),字浅哉,江苏常州人。早年留学美国专攻戏剧。1922年回国后在上海从事戏剧活动。三十年代参加左翼戏剧运动。对中国现代话剧的形成和剧场艺术水平的提高有较大贡献,后任电影编导,并长期担任学校教育工作。抗日战争初期,大批进步文人会集重......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