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帖名为《论枕卧帖》,是赵孟頫中年时期的行书之作,全作纵38.4cm,横60.6cm为小幅书作,以纸本的形式流传于世,现被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之中。
此帖是元贞元年即(1295年)六七月的时候,赵孟頫在大都字画市场中看到一帖名为《虞永兴枕卧帖》的书帖,然后写了这么一封书信问他的好友鲜于枢有没听说过这帖书帖的由来和了解,这也正是此手札名称的由来。
从此作的字里行间都能看了出他海淘到这书帖的高兴模样,而于此同时也能从这书帖中窥探到元代大都书画市场之一斑。细观此作书写流畅,笔法的流转间透出圆润之态,轻重有致的提按节奏精准而和谐,笔锋在纸面上稳健地游走,灵动而不失沉稳。
字形的架构精细且均衡,仿佛每一笔都经过精心雕琢,展现出一种刚柔并济的美感,整体气息清新脱俗,如云雾缭绕的山峰般空灵飘逸。
这种美,是儒家 “中庸” 思想在书法艺术中的体现,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既符合传统审美规范,又彰显出文人的雅趣。
与赵孟頫其他尺牍相比,《论枕卧帖》显得随性与自然,它不像正式的碑帖那样严谨庄重,而是在随意的书写中流露出真性情,正如赵孟頫在书法中所追求的 “复古”,并非简单的模仿古人,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个性与情感。
《论枕卧帖》
放大欣赏
▼
赵孟頫与鲜于枢并称 “元初书坛双璧”,二人既是志同道合的挚友,也是艺术上的知己。
从此作中的内空上也可以看出他与鲜于枢的交情如此之好,在他得宝贝的第一时间就写信与鲜于枢分享,“吾兄伯几不可不知也” 的话语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仿佛挚友就在眼前,正与之促膝长谈。
赵孟頫与鲜于枢在书法创作上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了元代书法的发展,他们的交游模式体现了元代文人以文会友、以艺修身的精神追求。让我们再好好的欣赏一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