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趣闻杂谈

    唐太宗与王羲之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951次  |  更新时间:2018-08-08 14:14:02

      晋祠铭 局部 唐 李世民

      “书以人传”,书法家作品的风格,最终是书家个人情性、品格的自然流露。不断研习古代碑帖,心仪古人风范,则会对个人的人格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历代帝王中,唐太宗李世民在其书风上传承王羲之而又自成风骨,便是一例。

      王羲之是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而唐太宗成了将王羲之推上“书圣”位置的关键人物。

      命人临摹《兰亭序》

      唐太宗对于王羲之的偏爱,可从“萧翼赚兰亭”事件中表露无遗。彼时监察御使萧翼奉旨,从王羲之第七代传人智永禅师的传承弟子辩才手中,巧取到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得手后转呈唐太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唐萧翼赚兰亭图》一幅横卷,画家阎立本将萧翼的狡狯得意,及辩才和尚的错愕失神,以鲜明对比手法,将两人面部表情传神描绘下来,在这样的渲染之后,使得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又多了一段经典传奇。

      唐太宗得到《兰亭序》之后,更为世人增添了许多书法故事。影响最大的,即是太宗令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按原墨迹“临摹”复制,从此《兰亭序》得以广为传播。

      唐太宗生前将《兰亭序》视为至宝,死后也没有释手之意,他临终前嘱咐儿子李治,一定要将《兰亭序》入棺陪葬。

      李治无违父命,用玉匣装着《兰亭序》与唐太宗一并葬于昭陵;但《兰亭序》并未因此被埋没……自唐太宗将王羲之书法推上“书圣”之后,王书即是各书法大家争相学习的经典。

      双勾填墨法以假乱真

      唐太宗时,王羲之的书法有3000多卷,到宋太宗时只剩160余件,今天全世界存世的王羲之摹本仅20件。

      彼时,唐太宗在褚遂良等人的精鉴下,一路搜罗王羲之的名迹珍品,“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王字遂成为有唐一代最为风行的书体。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是真心热爱,倾力保存进而推广。其中影响最大的三件事:一是命虞世南等书法名家或临或摹天下第一的《兰亭序》;其次以“双勾填墨法”保留王羲之墨迹;第三是将王羲之字集字翻刻刊行于世。

      目前存世的王羲之墨迹中,有许多被鉴定为唐代的摹本。例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快雪时晴帖》,被鉴定为唐摹本;辽宁省博物馆藏的《姨母帖》及《初月帖》,是《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中的两件帖;上海博物馆藏《上虞帖》,为唐摹本;在美国的《行穰帖》,是硬黄双勾填墨本;日本皇室藏有《丧乱》《二谢》《得示》等三帖;日本私人收藏《妹至帖》及近年才公开于世的《大报帖》等,均被鉴定为唐双钩填墨摹本。

      “双勾填墨”亦称“双钩填墨”,始于唐朝太宗年间,主要目的是复制王羲之的墨迹,在书法复制的方法中,这门技术要求最高,最耗时耗工,但也最接近真迹。是以较透明的硬黄纸,覆于书迹上,先以细笔勾描轮廓,再用墨填补,精准者与真迹几乎无差别。

      集字复制广为散布

      唐太宗对于王羲之书法喜爱至极,除了找书法名家临摹《兰亭序》,又以“双勾填墨法”复制王羲之墨迹;再者是将王羲之书法以集字方式,组合成一篇文章,并制成碑刻,无尽复制,广为散布。

      贞观十九年玄奘三藏法师自印度取经返回长安,唐太宗请法师于弘福寺翻译佛经,三年间总共完成657部,太宗也为此撰写序文,并刻碑纪念,名为《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此碑有两种:

      其一是由当时的楷书名家褚遂良书写,于唐高宗永徽四年完成,立于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又称为《雁塔三藏圣教序碑》;其二是弘福寺的怀仁法师以集王羲之的书迹方式,所编辑而成的《集王羲之圣教序碑》,于咸亨三年竣工。

      怀仁法师集王羲之书法成碑,是书法史上的首创。此碑的集字,均由内府所藏王羲之真迹中直接摹出,是集王羲之的书法大成。距今千余年前,在没有照相与影印技术的当时,是一件极为艰困的事情。

      怀仁法师潜心24年才完成此巨作,此石描摹精湛,点画及使转各显其势,重现王羲之书法妍美的风韵,后人以“天衣无缝,胜于自运”称颂此碑。

      除了《大唐三藏圣教序》,目前还可以看到僧大雅于唐玄宗开元九年完成的《集王羲之兴福寺碑》(明代出土时已断裂,又称《兴福寺断碑》);及大和六年唐文宗李昂,敕令完成的《集王羲之书金刚经》,碑石已佚失,仅存拓本。

      自成风骨的唐太宗

      将名家书法的墨迹,汇集成帖刻成范本,并椎拓剪裱成册,供人学习的字帖,称为“法帖”。最早刊刻的法帖,是宋代仁宗时所制《淳化阁帖》。

      《淳化阁帖》共十卷,有帝王、名臣及著名书法家百余人,计420篇作品。第一卷是帝王篇,自汉章帝至唐高宗共19位,而唐太宗的书法就占了一半,是其他18位帝王的总和,居历代帝王之最。

      唐太宗学习书法,彼时以虞世南为师,但有更多是得自王羲之书法意趣。在书法的历史评价中,后人是如何看唐太宗的字呢?

      书法史上著名的评论家张怀瓘,在《书断》有言:“(太宗)翰墨之妙,资以神助,开草、隶之规模,变张、王之今古,尽善尽美,无得而称。”这当然是夸饰之辞。

      另一位评论者窦臮,在《述书赋》客观写道:“太宗则备集王字,圣鉴旁启,虽蹑闾井,未登阶陛,质讵胜文,貌能全体,兼风骨,总法体。”

      魏晋时期“风骨”二字用于文论和画论,最初其用来品评人物,通常指人顽强的品格和刚正的气质。窦臮用来形容太宗书法,有刻意强调之意,重点在于书法的骨力。

      骨力,正是唐太宗对书法美学的观点,其《论书》记述:“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尔。”可见太宗虽受到王羲之和虞世南两人的影响,其书法仍自成风骨,高于历代帝王。

    逸品轩瓷器热销专场 弘扬华夏名瓷文化
    何香凝诞辰140周年 看柔情女子笔下生威
    相关动态
    15岁少年邓为用画笔对话星辰与时光 个人画展“想象界”启幕一幅非真迹书画,转手卖出三个多亿,一个字750万,专家:没想到这个“贰臣”的书法,专家认为远胜赵孟頫,启功、沙孟海也这么想透纳仍是英国最好的艺术家,浦东美术馆有他的画展杨紫韩东君新剧守护文化瑰宝,李祯含泪制墨成功怀素书法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颜真卿一语道破,难怪他比不过张旭!日本画家大竹彩奈用毛笔造出东方骨相美人元代一洁癖画家,给梧桐洗澡,厕所铺鹅毛,因爱干净终生未娶张馨予写书法,这水平有的意外!民间一幅“不知名”古画,拿给美国人鉴定后,一举卖出60亿元天价“书法可怡情,不能当饭吃”?90后小伙靠它7年还清2000万元巨债他为妻子画了幅人体油画,被禁止展出,24年后拍出3450万高价
    书法家推荐
    萧蕙郭勇赵永江王春文姬景南谢振明陈永军王学军李刚杨本壮
    画家推荐
    苏昌荣刘振兰王晓燕陈宝义骆旭放申晓国徐振东于景平李翠云周新军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