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艺术先知
浅谈绘画创作过程的几个环节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596次 | 更新时间:2017-05-09 13:39:53
王国仕,字忘白。广西天等人,壮族。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级美术学博士在读,师从陈绶祥先生。大隐国画研究院第一届国画研修班学员,忘诗楼成员。
2014年4月,我有幸成为第三届西部少数民族青年美术家创作高级研修班的学员,在多位老师的指导下,开拓了文化视野,调整了创作思路,得到一些体会。
首先,端正创作态度,学会研究。以往对我来说,创作意味着把心中所设定的画意或主题表达出来,更多时候提笔就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自己在创作过程有许多环节是需要调整的。其一,创作不是即兴式的抒写就能完成的。创作过程是一个严谨的设计过程,即兴式的涂写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创作,此类做法更接近传统文人“游于艺”的写意精神。而作为一个专门研究绘画的人来讲,创作的前期准备更多是倾向于研究而不是抒写。其二,创作过程不是凭空想象或根据“印象”创造出来的。我们在创作过程中,有意无意就会被一些理论指导着,这些理论放在大的语境下都是对的,比如“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游于心象”“默识心记”“抒写心中印象”等等。但是面对一些具体的操作问题,特别是我们还不熟悉与掌握的情况下,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创作往往却变成障碍了。很多情况下,这些理论是指导你在完全掌握了法式的前提下,提示你不要被法式给限制。因而,在研究阶段,适当抛开理论的限制,有可能在创作过程的“苦海无边”转而“回头是岸”了。
其次,完善创作方法,发现形象。在进入动笔创作阶段之前,有些环节是必须要注意的。第一是速写。速写不是具体描绘对象的细枝末节,而是抓住对象的初始状态的形,在模糊的概念中把握对象的基本模式,这为下一步的创作准备。第二是做足创作小稿。小稿分为画面结构稿、色稿与模拟稿。这是在以往的创作中最容易忽略的环节。结构稿能控制画面的整体框架与形式,使画面的语言与形象能控制在大框架内。色稿是控制画面的色彩关系,要有三五个不等,反复推敲不断尝试,最后确定一个用于正稿。模拟稿一般要大一些,主要是了解与控制不同材料的最后效果,因为纸张的材料不同、色墨的性能不同,不同的手法运用会得到不同的画面效果。在这个环节要掌握材料、纸张、水及手法的运用关系,做到烂熟于胸。做小稿阶段一定要下足功夫。如果过于马虎,将会给下一步的正稿创作带来麻烦。第三是参考图片,个人认为图片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仅仅是参考,主要是对象的造型状态能给我们某种启示,但是转化到画面上,是需要提炼与升华的。必须以符合画面的框架结构与审美原则为基础。第四是经典的作品作为参考。经典作品能规范你的认识。这不是意味着你要模仿这些作品,而是在这种大师级别作品的语境下,你的创作思路与方向不至于跑得太远。
绘画形象的发现,一者来自于经典,一者来自现实生活。这两者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都是不能偏废的。在创作过程中,发现新的绘画形象与改变固有形象的笔墨样式同样是困难的事情。必须不断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稳的磨合过程,这个过程在创作主体的实践中会慢慢成为可能。
在创作过程中,寻找表现对象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对象的选择要根据画者所确定的意蕴相关联。这个关联不仅是孤立的画意与形象之间的单一联系,在这个过程中,画者作为主体还要根据自己对绘画语言的运用与掌握能力、材料的特殊性能等作权衡与把握。画法的使用、语言的排列、材料的筛选都要进行试验与考量。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和文化创造,它要承载这些基本的语言和信息,而这些语言符号的组织、运用和排列习惯,就能够造就了创作者独特的绘画风貌。这些风貌经过长期的提炼与取舍,将会形成画家个体独特的语言样式。
再次,创作需要积淀。绘画创作过程的积淀来自几个方面:一是艺术语言的锤炼与积淀。这个过程是得老老实实地对经典学习。二是多种知识的积累与丰富的文化积淀。
- 《清明上河图》上究竟有多少人?
- 河口县举办庆祝建州六十周年书画展
相关动态
衡水内画:盈寸之间勾勒大千世界中国美术馆高馆藏展,百余件美术作品展现科技之美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落成开放美国90后美女画家,画马堪称一绝!70岁上海阿婆拿到中国美院书画双学位!荣宝斋与龙美术馆开启战略合作 2022年将首推“南张北齐”大展珍贵革命文物亮相江西省博物馆毕加索一画作失窃约9年后,希腊警方将其寻回现代书法的标准,是靠沈尹默用这册楷书确立的!写实与写意,光与色的交融!沈阳故宫馆藏帝王书法:你看哪位皇帝字好“90后”残疾画师宋彦鹏:风雨过后就是阳光
- 书法家推荐
萧蕙
郭勇
赵永江
王春文
姬景南
谢振明
陈永军
王学军
李刚
杨本壮
- 画家推荐
苏昌荣
刘振兰
王晓燕
陈宝义
骆旭放
申晓国
徐振东
于景平
李翠云
周新军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