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艺术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当传统书画遇上手工刺绣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2021次  |  更新时间:2016-12-03 21:07:04

     

      顾玉纯宣纸绣作品。

      

      顾玉纯正在宣纸上刺绣。

      就业创业小贴士

      宣纸刺绣以宣纸为载体,将传统书画艺术与手工刺绣相结合,采用以青檀丝、蚕丝、桑、竹、麻等原料,使用平针、长短针等绣法,以水墨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将传统刺绣的装饰功能推向了新的高度,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特别是在家居装饰、文化礼品、工艺美术品和收藏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宣纸刺绣可是件精细活儿,看这一江两岸的风景,远看像幅画,其实是在宣纸上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在江西南昌的小桃花巷里,记者见到了宣纸刺绣的第9代传承人顾玉纯,他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着一件件作品。

      宣纸刺绣是以宣纸为载体,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和手工刺绣工艺相结合的一种民间传统技艺,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2013年,宣纸刺绣入选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顾玉纯和他的徒弟们从喧闹的绳金塔街来到安静的桃花巷,搬入了“中华宣纸刺绣研究所”。“车少人稀,没有太多喧闹,就像我们刺绣匠人的性格。”顾玉纯说。

      在宣纸上飞针走线

      提起刺绣,人们并不陌生,但说到宣纸刺绣,也许大家就不熟悉了。

      “宣纸刺绣需要精工出细活,无论作品还是作者,都讲究一个‘精’字。”在顾玉纯看来,由于宣纸刺绣载体的特殊性,使其对技艺的要求更加严苛。宣纸比布更薄、更脆,在刺绣时需要更加轻柔,而且每一个针孔最多不能超过两针,否则宣纸容易裂开。“宣纸刺绣不像其他刺绣,哪怕已经绣完了99%,只要有个地方破掉了,也得重新绣,因为根本没办法对它进行修补。”顾玉纯说。

      顾玉纯在继承传统绣法工艺的同时,反复试验,推陈出新,革除了“纸绣”的各种弊端,使其成品率和观赏性得到很大提高。

      在他眼里,宣纸刺绣的观赏价值只占30%,而它背后刺绣人的心血,占到了整体价值的70%。“也许三四个月,每天七八个小时,我们都只专注于一件作品,但当作品完成,它的价值就很高。”顾玉纯认为,每一幅绣品的针法和图案,都包含着刺绣人独特的认识与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幅优秀的宣纸绣作品都是孤品。

      如今,顾玉纯正积极利用国内各种展览会平台,宣传纸绣、普及纸绣知识,推动其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成为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居家装饰品、文化礼品、工艺美术品和收藏品。

      传承历史的创新之路

      “少数民族的刺绣工艺,比如苗绣,更多注重的是绣品的实用性,多是用作衣饰的花纹图案,很少会用作文艺收藏。”顾玉纯介绍道。因此,以宣纸为载体,将少数民族传统的绣法移植到宣纸刺绣技法当中,将这种民间艺术转化为一种文化符号,正成为顾玉纯接下来的工作重心。

      顾玉纯坦言,现在全国的刺绣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出于对苏绣的推崇,绝大部分绣法往往会竭力模仿苏绣,导致其逐渐丧失自身的独特性。而开发现代少数民族的艺术刺绣,不仅能将少数民族的传统刺绣技艺保存下来,还能将宣纸刺绣的技术一并传承,同时对于整个刺绣业的发展也有好处。

      顾玉纯打算在贵州建立少数民族宣纸刺绣培训基地,与各民族传统刺绣技艺的继承人们一起,在这里进行研讨、交流,争取让少数民族绣种在发展的同时得到创新。“宣纸刺绣其实是最有包容性的,我们尽可能让他们不改变自己原有的绣法技艺,单纯换一个载体,将少数民族的绣法技艺与新载体相融合,使之成为新的文化符号。”

      不仅如此,顾玉纯还在尝试做陶瓷刺绣的研究,他相信,这项技术的面世也会和宣纸绣一样,填补刺绣业的空白。

      顾玉纯的儿子顾志鹏子承父业,他告诉记者,他们现在也在试水电商领域,将一些有自身特色的绣品投放网店,而后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大众化的产品推广与制作,通过对销售渠道的创新,打开销路,扩大宣纸刺绣的影响力。

      打破陈规广纳贤才

      “纸绣”本是顾家传男不传女的独门技艺,顾玉纯为了能更好地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打破陈规,打开了广纳贤才的大门。

      家住青山湖区的张燕是顾玉纯的徒弟,如今已从师3年。2013年,她在看展览时偶然看见了顾玉纯的作品,对刺绣一直感兴趣的她决定前去拜师学艺。现如今,无论是书法作品还是水墨画作,她都已经能够独立完成。

      顾玉纯告诉记者,自己徒弟多的时候有将近100人,他们中有些是残疾人,有些是在企业转型中离岗职工,“这样一门手艺对他们而言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一个展示自我、突破自我的平台。”看到自己的手艺还能解决就业问题,顾玉纯教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

      初来乍到,学徒们的个人素质参差不齐,不少学生文化水平较低,艺术功底也较差,然而就在宣纸之上一针一线的磨砺过后,他们都成了怀揣“匠人精神”的手艺人。“宣纸刺绣更像是一种修心。”顾玉纯笑着说。

      欧阳江峰是江西萍乡人,2000年,在江西省残联的推荐下,他来到了顾玉纯身边学习手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欧阳江峰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16年。此后,每年省残联都会向顾玉纯推荐一批聋哑人学徒,这些学徒里,每年总会有一两个“好苗子”被留下来。

      “其实也有过想要放弃的念头,当遇到瓶颈一直突破不了的时候,会觉得特别痛苦,就像蚕蛹破茧成蝶的瞬间。如果这时候放弃,就失败了,如果坚持下去,也许明天就能突破自我,羽化成蝶。”张燕谈及创作时的感受如是说。

    “写意工笔画”创始人——杨根柱
    七彩云南徐若鸿、姚黎明书画紫砂艺术展开幕
    相关动态
    黄庭坚书法水平究竟如何?为什么网友们认为“丑”云布集团:古代书法中的“永字八法”——笔法与结构的奥秘略谈古董艺术品的保值价值何挥毫:宋元绘画的当代传承与艺术升华中美协副主席、画家马锋辉:艺术征途勤探索,题材挖掘尚不足李跃林:从两件南宋告身说宋代院体书法的演变李苦禅:写意画,不是画出来的,笔笔全都是写出来的郭沫若妻子于立群书法:精研碑帖,专擅隶书,字体清秀,功底非凡透过中国古代文学,谈谈文学作品中“渔父”形象的发展 沈尹默:书法造诣被誉“直入宋四家”,陈独秀却称他“俗气在骨”如何学书法能规避弯路? 邓以蛰:画法与书法的关系
    书法家推荐
    谢昆姜春祥陈菏生龙开胜叶培贵王勇强李学伟王立志舒乃仁南海岩
    画家推荐
    刘国志张琳琳李亚程晔修东强程兴林张延东北香子张洪军孟凡书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