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工笔画如何破解现代性难题 能否再迎创作高峰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213次  |  更新时间:2016-04-05 16:50:30

    什么是中国工笔画的现代性?如何创造具有中国气派和时代精神的工笔画值得深思。

    面对现实 丰富表现力

    工笔画是精微细致的画种,追求造型的工细是工笔画的语言特色。做这样复杂的技术活儿,一些工笔画家干脆临摹前人作品,而非直接写生。如此,画家就忽略了对客观对象鲜活、生动的直觉把握,疏远了传统绘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追求。

    “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当今工笔画的领军人物何家英对现实人物及其内心世界有着敏锐的把握。如《韩国留学生》把女大学生的睿智和学养刻画得十分严谨充分。“我的创作原则是面对现实,面对直观感受,用心灵去捕捉、去挖掘一种富有诗意的境界。”何家英说。

    “面对现实”之理念,鼓舞了一大批年轻工笔画艺术家。评论家邵大箴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工笔画有了长足的发展,创作队伍不断壮大,新人、新作不断涌现。当代工笔画的新面貌主要反映在它的现代品格上,即用从民族传统中生发出来、具有现代色彩的绘画语言,描写当代人的形象,反映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喜怒哀乐。

    “全国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的作品就有鲜明的写实特点,即以“我”的眼睛为视角,从现实的生活百态、自然万象中发现美,从而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许多作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人物、花鸟及山水三大题材,而是与当下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时代气息浓郁,在题材上体现了现代人的思想及情感。青年画家冯泊的参展作品《环保——废弃的高碳》因关注生态受到好评。“这是对当代生活最直接的表达和认识。”北京工笔画会秘书长金沙表示。

    与拥抱现实相适应的艺术语言,体现在对传统工笔画表现技巧的改良和变革上。现代工笔画家打破了传统工笔画单一勾勒、渲染的创作技法,在创作理念、思维、色彩、技法、写意性等方面大胆探索,丰富了现代工笔画的表现能力,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材料的多元化也使工笔画的语汇类型更加丰富。从毛笔到板刷再到用各种手段“制造”肌理,从水墨扩展到水彩、胶彩、丙烯、金银箔,从宣纸到各种纸本与布本,当代工笔画的工具、颜料、溶剂、材料都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几乎没有什么材料不能进入工笔画的探索与使用中。”现代工笔画院院长王天胜说。画家们不仅对传统工笔画“随类赋彩”进行新的开拓,还融合借鉴了西洋绘画的色彩表现手法。现代工笔画的题材与创作方式,意味着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表现观念与表述语汇都可以为其所用。

    吸收“大传统”营养

    唐、五代和两宋的工笔画繁荣,诞生了难以逾越的艺术高峰,那些永垂丹青史册的经典之作,为艺术家提供了奋进的标杆。如果不借古开今、精深研究,不认真承继传统艺术遗产与文化的精华,并有所创造和发展,现代工笔画难免流于肤浅。

    在今天的艺术生态里,学院教育承担了继承传统经典的使命。不久前开幕的以“学院·经典”为名的第二届全国美术院校工笔画名家作品展,展示传统与经典在现代工笔画中的作用。

    “‘西来意即东土法’,东西方文化融合将产生一种“大传统”。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这是我对艺术潮流的反思,也是自己创作的要求。”何家英说,“真有传统者总想为创新开路,真求创新者不会拿传统祭刀。”何家英认为,中西绘画两个传统中都有十分可贵的遗产,如果把西方传统和中国传统结合起来,会有利于艺术的发展。比如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直观表现形式对中国文化艺术有用,中国的审美格调也可以克服西方的一些不足。通过这些方面的相融互渗,中国画会获得一个更大的文化视野和表现力的传统。

    黄庭坚说过:“欲得妙于笔,当得妙于心。”艺术就是创作者精神与品格的映射。艺术家在注重语言层面的同时不可忽视自己的艺术理解。何家英在色彩材料上加进了现代颜料,如丙烯的使用,使得画面的表现力加强。许多艺术家纷纷仿效。但需要提醒的是,这些技术或技法的背后,是以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深层的情感世界作为依托。对于“大传统”,何家英还有一种阐述,“传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书本类型里的传统,还有一种是生活当中的传统。”

    当代中国工笔画不是缺少试验、不是缺少样式、不是缺少观念,而是缺少水平、缺少品味、缺少格调。对此,邵大箴认为,有悠久传统的工笔画,是我国民族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创作者师法自然,更要求创作者抒发对自然的主观感受。它的表现技法和手段工整、精致,重视形的塑造,但是它更讲究形神兼备,表达神韵。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工笔画家们除了要有扎实的绘画功力和技巧外,还必须有全面的文化修养、开阔的艺术视野,对书法及其它造型艺术也要涉猎。

    研究传统和致力创新,已是工笔画界流行的风气,这反映出我国工笔画正在遵循艺术规律朝着现代方向迈进。在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当下,工笔画这个古老的画种要想担任起传统艺术复兴,逐步走向世界的角色,妥善处理传统和现代关系是为至要,这不仅需要文化思考,更是创作实践必须直面的课题。

    谈谈达芬奇“睡眠法”与之取得成就的关系
    中国艺术品市场过热原因何在
    相关动态
    何挥毫:宋元绘画的当代传承与艺术升华中美协副主席、画家马锋辉:艺术征途勤探索,题材挖掘尚不足李跃林:从两件南宋告身说宋代院体书法的演变李苦禅:写意画,不是画出来的,笔笔全都是写出来的郭沫若妻子于立群书法:精研碑帖,专擅隶书,字体清秀,功底非凡透过中国古代文学,谈谈文学作品中“渔父”形象的发展 沈尹默:书法造诣被誉“直入宋四家”,陈独秀却称他“俗气在骨”如何学书法能规避弯路? 邓以蛰:画法与书法的关系全球艺术财富上榜画家:彭水影学术价值及市场分析写实与写意: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趣味书法——中国文化的核心
    书法家推荐
    萧冰李好廷王翁沈洪明任爱民聂廷峰徐恒功刘永洋李衍国赵义成
    画家推荐
    汪家芳王晴方传军赵光文沈燕凌焕忠季乃仓江文湛赵长国丁鼎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