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广州竹枝词书写澳门别样风情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685次  |  更新时间:2016-04-05 16:50:18

    杨永权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也是如今较少见的精通“诗、词、曲、书、画”的通才。半个多世纪的研习,20年行走两地的体验,使他对这两座城市有着独特视角,并怀有眷眷深情。在他的笔下,花鸟山水浑然天成;两地别致风情,于优美词句间汩汩流淌。

    “大胆”拜师先博后精成诗书画多面手

    早在1957年,年仅15岁的杨永权还在念中学,便追随岭南画派名家冯曼硕习画。冯曼硕是赵少昂最早期的学生之一,从小喜欢涂鸦的杨永权久闻大名但一直无缘相见。一次偶然的机会,杨永权终于见到冯曼硕!生性有点腼腆的他不知从哪里生出一股勇气,和另一个同学“大胆”走到冯曼硕面前,怯生生地对冯曼硕说:“我想跟你学画画。”冯曼硕看着这两个略带稚气的少年,竟欣然一口应承:“喜欢画画呀?那周末到我家来,大家切磋切磋。”“拜师”如此顺利,这位名家竟如此谦虚,出乎杨永权的意外,也让他十分惊喜。在接下来的三年间,每个周末,他都风雨不改地到冯曼硕的家中习画,其扎实的作画基础便是从那时打下来的。

    佟绍弼是著名学者、诗人,被誉为“南园后五子”之一,1964年起为《澳门日报》先后撰写“粤讴选”和“腊斋谈”专栏。当时已是其门弟子的杨永权成为他的得力助手,搜集资料,抄写稿件,耳濡目染,获益良多。佟绍弼因材施教,提议杨永权多读类书、文史笔记,获得丰富的知识,继而转向专精。这一个“先博后精”的治学之路,使杨永权成为文学上的多面手,最终在诗、词、散曲上游刃有余,造诣精深。

    词作成追忆澳门风景的窗口

    杨永权的诗、词、曲在上世纪60年代已崭露头角,这次书诗画展共精选了数十首诗,均由他自己用行书、小楷进行书写。

    这些诗作,除了吟咏白云山、萝岗香雪等颇具本土特色的风物,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对澳门风情的独特表现。在六首竹枝词中,他对澳门社会多方面的生活观察入微,颇具意趣。“一抹斜阳落翠微,驰车氹仔去如飞。咖喱花蟹饶滋味,更喜挞沙鱼正肥。”词作朗朗上口,澳门特色美食一目了然,令人印象犹深。“射虎屠龙豪气生,宵深搏杀到葡京。换来筹码都输了,赢得如斯烂赌名。”所描述的正是澳门闻名海内外的博彩文化。

    不仅如此,杨永权也把澳门消失的风物写入词中,为我们打开一扇追忆澳门昔日风景的窗口。“信道苍生造化奇,飞榕拔地发骄姿。盈盈照得孖公仔,背靠庭前连理枝。”这首竹枝词写的是澳门著名的普济禅院昔日的一棵连理树。上世纪90年代以前,它堪称澳门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后来不幸遭遇蚁蛀,所有澳门人都为之惋惜。“现在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它,但直到现在绝大部分澳门人都知道这棵连理树,他们一看就明白。”杨永权说道。

    杨永权与澳门的情缘可追溯至1964年。其时虽然不能亲往澳门,但当时他已是《澳门日报》的投稿作者。1990年,他正式进入《澳门日报》工作,转眼间已历20载。说起这个地方,他的言语间充满着浓浓的深情:“澳门民风淳朴,人际关系热情融洽,在历史上,400多年中西文化交汇,给那里留下鲜明的特色,这是大多数城市没法比拟的。”

    麦华三、林近亲书诗作

    在此次展出的诗作中,有两组作品很特殊:一件是由著名书法家麦华三所书的“白云山诗五首”;另一件则由知名篆刻书画家、有“澳门艺术界遥接古今的通人”之称的林近所书写的“西泠印社百年纪念诗两首”,这当中大有故事。

    1978年,杨永权写下白云山诗词五首,送给麦华三赏鉴。麦华三一看,十分喜爱,当即对杨永权说:“能否把诗稿留下给我?”杨永权欣然答应。一个星期后,杨永权再度探访“万简楼”,麦老先生此时拿出自己的新作,杨永权打开一看,原来所书的正是自己的诗词!

    林近与杨永权相识多年,并结为忘年交,林近一再邀其联句。在林近的大型国内外巡回诗书画展览中,杨永权的诗词更成为其书写作品之一。此次展出的诗作,是林近特意为杨永权留念而作。2004年,他们一起参加杭州西泠印社百年纪念活动,国内诗词界文人雅士济济一堂,好不热闹,杨永权当时即兴写下这两首诗,给林老先生留下深刻印象。2005年,他们一起到西樵山,林近大笔一挥,写下这两首诗送给杨永权。

    当代艺术:鹿终于变成了马——兼评多梅克《没有艺术的艺术家》
    归洪璋:心 境 之 所 文
    相关动态
    何挥毫:宋元绘画的当代传承与艺术升华中美协副主席、画家马锋辉:艺术征途勤探索,题材挖掘尚不足李跃林:从两件南宋告身说宋代院体书法的演变李苦禅:写意画,不是画出来的,笔笔全都是写出来的郭沫若妻子于立群书法:精研碑帖,专擅隶书,字体清秀,功底非凡透过中国古代文学,谈谈文学作品中“渔父”形象的发展 沈尹默:书法造诣被誉“直入宋四家”,陈独秀却称他“俗气在骨”如何学书法能规避弯路? 邓以蛰:画法与书法的关系全球艺术财富上榜画家:彭水影学术价值及市场分析写实与写意: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趣味书法——中国文化的核心
    书法家推荐
    萧冰李好廷王翁沈洪明任爱民聂廷峰徐恒功刘永洋李衍国赵义成
    画家推荐
    汪家芳王晴方传军赵光文沈燕凌焕忠季乃仓江文湛赵长国丁鼎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