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艺术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艺术人物

    智永禅师:一纸千字文 尽显羲之风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682次  |  更新时间:2017-10-14 12:01:00

    《真草千字文》关中本


      谈到隋代书法,不得不提到大名鼎鼎的智永禅师。

      智永,王羲之七世孙,本名王法极,生卒年不详,有文献说明其生活于南朝陈至隋代。这是一个传奇式人物,在他身上有太多的故事,诸如“退笔冢”、“铁门槛”,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段子,还有那“萧翼赚兰亭”也与他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传智永在永欣寺出家,为了传承祖上王羲之的书风,刻苦练习,日积月累,写秃的笔头装了十个大筐,后将这些笔头埋入地下,砌好坟冢,可见智永于书法所下的功夫。

      更令人难以捉摸的是智永曾被一些书家疑为其祖王羲之《兰亭序》的作伪者。清代以来,对《兰亭序》究竟是否是王羲之所作的质疑一直未断,20世纪60年代的兰亭论辨更是把这种质疑推到了高潮。郭沫若以南京出土的王兴之墓志和《兰亭序》文本的问题为依据,提出东晋时期尚无《兰亭序》这样的书风,《兰亭序》最大可能是智永所书。虽然这种说法迄今为止还是缺乏足够的证据让人完全信服,但它的提出也并非空穴来风。或许,这将成为书法史上的一个难解之谜。

      然而,《兰亭序》这件名作在唐代是如何被太宗皇帝收入囊中,这与智永有一定的联系。相传《兰亭序》一直被智永藏于永欣寺,智永去世以后传与弟子辨才和尚保管。唐太宗得知《兰亭序》下落后,派监察御史萧翼收罗,演绎出“萧翼赚兰亭”一幕。萧翼以才情获取了辨才的信任,看到其所藏《兰亭序》,一日趁其外出之时将《兰亭序》偷到长安献与太宗。唐代大画家阎立本据此绘制了《萧翼赚兰亭图》,今辽宁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各有一个藏本,虽分别被认作北宋和南宋临本,却十分逼真地表现了这个故事。

      智永留下的书法,在宋代《宣和书谱》中记载有二十三件,均已失传。今传世作品仅存唐代已流入日本的墨迹本《真草千字文》,此外另有一石刻版本,现藏西安碑林,为北宋时期刻本,应是据智永所书另外一本《真草千字文》刊刻。据文献记载,智永为弘扬其祖王羲之书法,曾抄写《真草千字文》八百部,分赠各地寺院,如今仅存一本为日本私人收藏。该本为纸本墨迹,册页装,内容为蒙学课本千字文,以真草两种书体间隔书写,以便对比识读。

      我曾在日本两次见到此墨迹本。观其真书不似后来唐楷,笔画之间的起承十分明显,用笔自由,气息贯畅。草书则为典型小草样式,字字独立,温和内敛。整体而言,风格上虽然传承王书体系,但也略有不同。与王羲之传本墨迹相比较,智永书结构略显外拓,用笔更为圆润,诚如米芾《海岳名言》所言,“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墨迹本有杨守敬、日下东作、罗振玉、内藤虎跋。杨守敬跋中提到,此本与关中石刻本“仿佛同出一源”,应是智永所书;日下东作,即日下部鸣鹤也在跋中称墨迹本与刻本“恰如出一手”, “不是空海,不是唐人,定为永师真迹无疑”;内藤虎即内藤湖南在跋中提到:“东大寺献物帐录拓王羲之书廿余种,中有真草千字文二百三行,浅黄纸绀绫褾绮带,今此本已失去褾带,而纸质行款并皆与献物帐合”,“此本为献物帐所录王书真草千字文殆无可疑”,“予遂定此本为天下真草法书第一”。但是,从现有资料来看,墨迹本如是东大寺献物帐所记的王羲之真草千字文,作为皇家献物,又是如何从东大寺散落到民间,并在清代复出,尚无从查考。

      虽然智永仅有此件传本墨迹,但其承续王羲之书风却一直受到历代书家和书史著作的关注评论。其书迹亦影响到唐代虞世南、褚遂良等一代大师,可谓王羲之书风链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版画——“印”出来的绘画
    “长安画派”的地域文化特质
    相关动态
    王玉玺在书画领域的传承与发展 书法家邢继顺——“隶书,古拙之美,返璞归真” 唯美细腻,画家吴兴华的写实油画 Lexkon Liu —— 潮流艺术家全球艺术财富上榜画家:工笔花鸟画大师喻继高张伯龙——宫廷界画《京门画派》掌门人刘志贤--现当代艺术家、古文字文化学者、敦煌画派创始人朱寿友在书法领域的卓越成就与深远影响 傅继英书法《雄才大略》探析:智慧与远见的璀璨光辉 姚一因:禅画艺术的领军传奇孟弘:致力金石传拓 做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把美术创作写入民族复兴的历史上|谭和平专访
    书法家推荐
    李文启杨洪基谢昆姜春祥陈菏生龙开胜叶培贵王勇强李学伟王立志
    画家推荐
    周丽雅杜武杰贺喜路卿马明耀韩一何桂东王昕海刘国志张琳琳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