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如何提高书画鉴赏的能力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678次 | 更新时间:2017-05-05 09:39:15
眼力是指对艺术品的欣赏鉴别能力,在艺术品的投资收藏过程中,眼力至关重要。眼力好则能识别真伪,洞察先机,步步为赢;眼力差则处处陷阱,举步维艰,很难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
那么,怎么才能快速提高自己的眼力呢?我总结三点供大家参考。
(一)多看。
美术作品是最直观的视觉艺术,好与坏对照起来很容易辨别。
记得有一次受邀去北京画院美术馆参加一位现代名家的作品展览,平心而论,这位老先生画得也确实不错,大写意画风气势磅礴。老先生的作品在一层二层展出。看完他的作品以后,继续往楼上走,三层四层是齐白石作品的常设展,全年轮换展出北京画院收藏的齐白石精品。这往三层四层一走不要紧,刚在一层二层看老先生作品留下的好印象在齐白石作品面前一下就被冲得荡然无存,差距马上就显出来了。我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中也讲过这件事。我说北京画院美术馆是最需要胆量的美术馆,白石老人有一方自己刻的印章叫“大匠之门”,在这个美术馆举办展览的艺术家要是没点胆量可真不敢在白石老人这位大匠面前去班门弄斧啊。美术作品就是这样,高下一比便知,好东西看得多了,你的眼界也就自然提高了。
记不得是哪位画家曾经说过,他说他看完现在许多当代画家的展览后,回家一定要翻翻前辈大师的画集,“洗洗眼”,免得那些水平不高的作品留下记忆,把自己的眼力给拉下来。可见,要想提高自己的眼力就要多看高水平的作品。我们还以白石老人为例,如果你经常去北京画院齐白石纪念馆看老人家的原作,记住了他的作品的面貌、特征,那么当你遇到假齐白石的画时,与你脑子里真画的印象一比较,真伪马上就分辨出来了。同样,你也可以到徐悲鸿纪念馆去看徐悲鸿先生的原作,去潘天寿纪念馆看潘天寿先生的原作,等等。总之,不论是看展览,还是看画册,或是在网上看画,多看大艺术家们的作品是提高自己眼力的很有效的方法。一定要多看。
(二)多读。
多读书对提升你的艺术视野会有很大帮助,开卷有益,这就像人活着要吃饭这个道理一样简单。不仅是从事艺术品的投资收藏,做什么又能离得开读书呢?近日我在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写的《低智商社会》一书中读到这样一段文字:“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大前研一先生是危言耸听吗?大家认真地想一想吧。
(三)多买。
在某种程度上,搞艺术品收藏,投资经验比理论更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开画店的小老板比美院大教授的眼力更好的原因。画店老板不懂得什么流派、什么风格,他只知道谁的画能赚钱,哪张是真哪张是伪,而这些恰恰也就是收藏投资艺术品最核心的问题。画店老板这套实用的本领是怎么得来的呢?说来简单,就是在日复一日的真买真卖中练就的。你在书本上学得再多,也还只是纸上谈兵,与真刀真枪的实战还是有很大距离的,当你面对一张画作要刷下自己银行卡的那一刻,你的感受才会刻骨铭心。看别人花2000万元买一张画,不如自己花2万元买张画学到的东西多。你买过哪位画家的画,你就会对这位画家了解得比较深入,你在什么地方被骗过,你就肯定会对这个地方印象深刻。
有歌唱得好:爱过才知情多浓。你连爱都没爱过,怎么能知道什么是情呢?“君子动口不动手”是不适用于艺术品收藏的,要想进步快,必须多上手。你的许多真知灼见都将会来自于你的买画过程中,而且这些宝贵的经验是没有其他途径可以获得的。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我在这儿还要加上一句:百见不如一练。到市场上去锤炼自己吧,市场是你最好的老师。
- 书画收藏应追求六品
- 中国书画名家刘波在山西太原华夏晋道文化艺术馆举办当代艺术讲座
相关动态
中美协副主席、画家马锋辉:艺术征途勤探索,题材挖掘尚不足李跃林:从两件南宋告身说宋代院体书法的演变李苦禅:写意画,不是画出来的,笔笔全都是写出来的郭沫若妻子于立群书法:精研碑帖,专擅隶书,字体清秀,功底非凡透过中国古代文学,谈谈文学作品中“渔父”形象的发展 沈尹默:书法造诣被誉“直入宋四家”,陈独秀却称他“俗气在骨”如何学书法能规避弯路? 邓以蛰:画法与书法的关系全球艺术财富上榜画家:彭水影学术价值及市场分析写实与写意: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趣味书法——中国文化的核心赵晶:明代画院画家的选拔与日常
- 书法家推荐
朱训奇
盖建华
宋德明
刘其斌
黄保章
董阳城
郭列平
潘福忠
甘语华
郑安民
- 画家推荐
刘岚
李进潮
王瑞文
薛旻
王连笙
刘大伟
冯幼芹
王晓银
秦建军
刘西洁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