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动态
  • 书画名家
  • 经典名作
  • 在线展览
  • 诗词文赋
  • 文史国学
  • 艺术学堂
  • 华夏历史
  • 文娱故事
  • 文房商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艺术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柳公权之墨:探访书法艺术胜地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2373次  |  更新时间:2016-07-25 10:47:44

      关中曾是古时京畿之地,不知黄土之下藏有多少秘密?

      这是渭北高原上的一座普通村落,一片黄土坡上,错落无序的房屋,像上天随意挥洒的墨迹,有的歇山铺瓦,似饱蘸的浓毫刚刚刷过;有的水泥平板,似迟滞的干笔涂抹留痕;而午饭时分家家屋顶冒出的缕缕白烟,像要把整个山梁晕染一遍。这里大多数农家都有块狭促的小院,可以透过虚掩的门扉,看到里边零乱的农具和檐下的玉米。但这座品貌不扬的小村子却有一个令人敬慕的名字——让义村。许多熟悉柳公权的人都知道一千二百多年前,一对朝廷命官曾在这里演绎过一段感人的佳话。


      然而,我屈身询问一群树下乘凉的老者,全村却没有多少柳姓人家。原来柳公权的故乡是在距此三里外的柳塬上,这里是后来为之守陵的胡姓人后裔形成的村落,虽说现在村里已找不到点滴唐代的痕迹,但全村老老少少都知道,村北处就是盛名之下的柳氏墓园。史载那里是柳公权的哥哥柳公倬当年选中的风水宝地,就势修造了两座墓穴,依传统排序哥哥应为上位,但他觉得弟弟柳公权名贯朝野,便执意把上位让给弟弟了。可那柳公权也格外遵守孝悌坚辞不就,后来柳公倬先行去世就直接葬在了下位。待柳公权八十八岁谢世后,也只好在上位坟茔里安息了。从此这段棠棣之情流传开来,于是耀州人索性把这个村子称为了让义村,正好承载了那个感人的史迹。


      不过,村口有棵老槐树也许见证过两位兄弟的情谊。那棵老树实在有些年代了,早已爆成了鳞状硬皮,层层叠叠,开裂干枯。而那扶摇直上的树冠浓浓地围成了圆顶,把阳光和阴凉分割开来,若有人走进树下,当会感觉一股清凉绕人吹拂,恰似书法家的笔毫挥动不已,还隐约可嗅一丝丝的墨香呢。

      顺着这棵老树的指引,走不多远便会见到土塬上用砖围住的一块园子,规规整整的,却不见屋檐露出。待走到门前,才透过铁栅看到墙里是一座坟丘,又一座坟丘。两座坟丘似也不高,地脚一圈都用青砖箍就,形成了圆锥形,坡面拥挤着细密的青草,零星的野花无奈地摇曳着身影。墓园门前没有题额,里边也没有可调动人情愫的古痕,唯有坟前的两方碑石是清代巡抚毕沅所立,一块刻着“唐太子太师河东郡王柳公公权墓”,一块刻着“唐兵部尚书柳公公倬墓”。显然是为照顾那段难以割舍的情谊,巡抚大人提笔一挥就是两幅楷书。只是大师墓园竟然这般冷清着实让人心惊,抬眼再望,两碑孤立,周边再无人文遗迹,更谈不上曾经的显赫了。有朋友便在旁嘟囔,文化底蕴深厚的耀州怎么会冷落中国书法史上卓越人物?望碑怀古,感慨连连,更有高原寒露越过墙头停驻墙里徘徊,发出了断断续续的怒号,我想墓主人可能也对此待遇不甚舒心吧?

      出那简陋的围墙漫走几步,前面又是一条长坡,恰把柳氏墓园团团围住了。坡下依旧绿草丛丛,却也不见祠庙旧痕。耀州人应该知晓柳公权在书法史上当是一代大师,当今书坛哪位迷醉汉字之士,敢不临柳体而妄论书法啊?那流传至今的《玄秘塔碑》、《金刚经碑》、《神策圣德碑》,林林总总,少有十多方碑碣字帖供人摹学。史上书家议论柳公权的书法,“瘦硬匀衡,斩钉截铁,爽利挺秀,骨力遒劲”,故有“颜筋柳骨”之说,从而成为后世的楷模。的确,一手好字为柳公权赢得天上荣光,当朝便成为人们追逐的墨宝。当年唐宣宗时,皇亲国戚时常围他求字,笔毫之下便常有训诫隐含其中;更有公卿大臣以求不到柳公权题写的先人碑文,被视为不孝不忠;甚至外夷入朝进贡面见皇上,也会派人索购柳公权的书法尊为礼物,足见柳氏书法当年穿云破雾的影响力了。然而,堂堂书法大家的故乡,却没能存下一方柳碑,这不能不说是故乡的遗憾呢。

      而且尤让耀州人难堪的是,距离让义村百里之外的蓝田县竟然也有个柳家庄,也有柳公权的封土遗迹。传说那座坟茔是在两坡间的一条川道里,已被岁月风潮荡涤得没有一点痕迹了,只有个拥挤的村落掩映在绿荫之中,透露着远离尘世的静谧。不过,这片村落的人都姓柳,而且柳家后人还悉心保存着柳氏家谱,泛黄残破的族谱尽管缺少柳氏书法的风韵,但明确记载始祖为柳公权,还记载着家人因此而戴上了“奉祀生”的桂冠,享受着“香火秀才”的待遇,也即不经科举可直接授予柳家后人秀才功名。我们顺着一位老者的指引,果真见到一尊石羊,羊乃吉祥也,似乎这些点滴遗迹都在昭示这里曾经的华贵。听说村里还有一座柳家祠堂的,“文革”中被人毁了;村外还有二层楼高的封土,也被农夫前些年挖去做了肥料;就连眼前这只石羊本在村口学校里,也被人盗走刚刚追讨回来,现在也只能孤零零地卧在角落,哀叹着今日难堪的境遇。

      我们沿着一条小路慢慢朝上走,山涧的灌木密密茬茬地拥下来,只有那树枝相互挤压的声响传出来,把藏在林间的鸟虫惊飞一片。那柳公权无疑是一代书法大师,墓穴内一定会放置心爱的文房四宝,也许还有自己得意的墨迹。史籍即已确定耀州为柳公权的故乡,那古时的达官贵胄死后是讲究叶落归根的,何况哥哥已为他掘好坟茔岂有不入之理?所以这蓝田的柳公权遗迹是真坟还是假冢呢?

      我站在树荫稀疏处朝山庄望去,村里一层雾霭正在渐渐淡去。其实蓝田柳家庄不难解释,应是柳公权直系后人的所在地,依据儒家风俗,他们既享有先人的恩惠,必然要按时给祖坟烧纸。但是古时交通不便,从蓝田到耀州是要走些时日的。于是,柳氏后人为祭祀方便,就在家宅旁建起柳氏祠堂和衣冠冢,一则可以就近拜谒先祖,二则也使圣贤后裔的待遇能够延续。所以,尽管耀州让义村胡姓居多,正是守陵人集聚而成;蓝田柳家庄柳姓为主,正是柳氏后裔繁衍之地。况且,那清代毕沅一定是考证了两处柳公权墓冢之后,才在耀州为柳公权兄弟立下碑碣,否则堂堂巡抚岂能随意落笔妄称啊。

      其实这两处墓园遥相呼应,寄托着人们诸多情愫,我想有朝一日发掘了墓园封土,如果地下能有遗存,肯定会是一个惊世发现。当然,书法在我国这么受追捧,耀州作为柳公权的故里若能将散落各地的柳公遗墨拓印勒石集中,营造出一片书法艺术胜地,那将会是渭北高原又一张亮丽名片。想着想着,浑身的血液便像携卷起的浓墨张狂起来了……

    书法的含权量不能作为估价依据
    刘云鹏的书法及理论研究
    相关动态
    论李可染山水画中西融合中的民族审美建构黄惇: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浅谈写意国画被日本掠夺的13件绝世书法,件件珍品!《十竹斋画谱》琐谈 禅境之美——谈谈明代戴进,丁云鹏,吴彬的佛教人物画当今书坛为什么难出书法大师?行楷和行书的区别有多大?梁新颖:书法乱象源于审美力的根本缺失金思宇:倪瓒的绘画艺术风格、代表作分析及其艺术价值当代乡土绘画:新大众文艺视野下的农民画及其蝶变黄庭坚书法水平究竟如何?为什么网友们认为“丑”
    书法家推荐
    班兵刘恒明张业隆姚丹封忠杰张宏宇陈宝安王凯仇永光周德军
    画家推荐
    安君康郑光旭陈晋渔安丽彬聂华明孙忠彪武师宇贾大年邵立春李云德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