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赝品成收藏噩梦 鉴宝专家和仪器你相信哪个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340次  |  更新时间:2016-04-05 16:53:18

    专家和仪器,你究竟相信谁?

    对所有的收藏爱好者来说,这是绕不开的问题;层出不穷的天价拍卖和铺天盖地的赝品之中,藏家与专家之间的话语权博弈,愈演愈烈;传统眼学鉴定权威不甘心话语空间被挤压,他们借着资源垄断的优势,高悬免战牌;民间藏家转而求助仪器鉴定。但是,内地科学鉴定技术发展缓慢,成本高昂,人为因素又不断困扰着他们……

    “古董”是怎样做出来并取得合法“身份”的

    “这个领域水太深,也太浑。”故宫专家王建华说。佳士得拍卖行天价拍出了一个“鬼谷子罐”,就满大街都是鬼谷子罐。500块一个,贵的2万、3万。至少在外观上看来,和拍卖行那个天价的元青花“鬼谷子罐”一模一样。

    在那些做高仿瓷器的作坊里,身怀绝技的人始终盯着英国、香港拍卖行里的每一个风吹春草动。

    早些年,瓷器鉴定还仅仅只看器形和釉色的时候,他们就用游标卡尺的精准,做出了以假乱真的仿古瓷。

    古时的官窑作坊里,为了保证胎泥的细腻均匀,泥巴要在水里浸泡十多年。十多年前,他们研究出了真空粉碎机。出来的胎泥瞒过了专家们的眼睛。

    明黄不过关,攻关几年后,作坊里的研究者再次冲破了专家的眼睛。做旧时,一件瓷器甚至可以在兑有特殊药水的池子里一泡就是12年,仅制作成本就数十万。出来后远走香港、英伦,前赴后继地冲击世界顶级拍卖行的防火墙。

    一旦成功,取得了合法“身份”,华丽转身回流国内,继续在拍卖行里风光无限,甚至直扑国内顶级博物馆。

    赝品无处不在,这早已成为藏家和专家的噩梦

    无处不在的赝品,早已成了藏家和专家们的噩梦。在这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博弈中,专家们在作假者不断翻新的手法中疲于奔命,从来就不是胜利者。

    在安徽省博物馆大院内一间屋子里,资深的鉴定专家李广宁信手画出一幅漫画:在无数假古董的包围中,孙悟空败下阵来,口中嚷着,太可怕了,比白骨精厉害!

    这幅漫画画在一本名为《××博物馆》、装帧精美的精品馆藏图录的扉页之上。翻开目录,指着那些印刷精美的藏品图片,他说:“假的!”

    “如果你不经常逛市场,跟不上市场的动静,一年就落伍了。因此,这个圈子里没有权威。”故宫研究员杨静荣说。

    “专家们不说真话。按照他们的意思去买,几百万没了,最后我发现这些专家认为不错的东西,都是假的。”收藏家廖茂林说。在他的身后,数百件瓷器摆放在展示台上,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瓷器藏在仓库里,很少有展示的机会。

    “4万多件,耗了我几个亿。”他说。

    作为民间成功的企业家,数十年打拼,积累下亿万身家,最后都变成一堆传说中的无价之宝;作为四川最大的民间收藏家之一,他对那些有专家头衔的人,有着本能的抗拒。

    没有专家“掌眼”,古瓷器进不了拍卖行的门

    他不屑地评价:“包括那些故宫的专家,他们的知识来自书本上,市场实战经验不多,不识货。他们把真的,说成是假的。把假的,说成是真的。比如,我的元青花,专家说是假的,但我自己知道是真的。”

    尽管从心底鄙视这些专家们,但廖茂林还是必须让这些专家“掌眼”。低声下气地将这些专家请过来,出场费一天1万,甚至更高,还有国内的泰斗开价15万一天。请他们来看看,做个鉴定。

    他不得不向这些专家们低头,没有这些专家的认可,这些古瓷器进不了拍卖行的门。没有拍卖就没有身价,这些兼职于各大拍卖行的专家就是拍卖市场的门槛。

    专家们说,好,好看,摆着。吃了,喝了,然后拿钱,走人。

    同样受困扰的还有淮北的丁仰振。当从千万富翁变成身无分文,但他依然守着一堆古董不愿回头的时候,家人的忍耐终于到了极限。

    但老丁是幸运的,遇到了一个诚心的下家。杭州官窑博物馆的1500万文物征集款将他从绝境中拽了出来。圈内人说,在全国数万个大藏家中,像老丁这样的幸运儿寥寥无几。

    比如,在浙江横店某著名的企业家手中,几万件瓷器经历了无数专家的眼,在真真假假的争议声中,只能在仓库里安睡,下家的出现遥遥无期。

    一群傻子在买,一群傻子在等待

    但即使是幸运的老丁,他的幸福感也只持续了6年,更多的专家指证,老丁的东西问题很多,老丁和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就此麻烦不断。

    故宫博物院专家王建华告诉记者,事情并非都如藏家们所说。专家们选择沉默,很多是无奈的选择。

    藏家对自己的藏品,就像面对自己的孩子。谁说自己的孩子不好他跟你急。圈内曾经有一些专家被请去帮人掌眼,一说瓷器不对,主人就恼了,拒付鉴定费,甚至连机票钱都不给了,专家们只好灰溜溜地自己回来。

    这样的事情多了,很多专家都学精了,看到好的,立即说话好!看到有问题的,一般都不置可否,拿钱走人。犯不着得罪人啊。很多藏家一辈子没有去过博物馆,他们的鉴定知识,都来自于书上,很多人只能对着书本的图录买东西,能不出错?

    在她看来,没有15年以上研究古瓷片的经历,就踏入古瓷收藏行业,最后都只能成为一个破烂王!她眼里的国内古瓷市场是:一群傻子在卖,一群傻子在买,还有一群傻子在等待。

    一个农民漫画团体的“文化困惑”:好东西咋卖不出好价钱?
    笔墨成就气韵
    相关动态
    略谈古董艺术品的保值价值何挥毫:宋元绘画的当代传承与艺术升华中美协副主席、画家马锋辉:艺术征途勤探索,题材挖掘尚不足李跃林:从两件南宋告身说宋代院体书法的演变李苦禅:写意画,不是画出来的,笔笔全都是写出来的郭沫若妻子于立群书法:精研碑帖,专擅隶书,字体清秀,功底非凡透过中国古代文学,谈谈文学作品中“渔父”形象的发展 沈尹默:书法造诣被誉“直入宋四家”,陈独秀却称他“俗气在骨”如何学书法能规避弯路? 邓以蛰:画法与书法的关系全球艺术财富上榜画家:彭水影学术价值及市场分析写实与写意: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趣味
    书法家推荐
    萧蕙郭勇赵永江王春文姬景南谢振明陈永军王学军李刚杨本壮
    画家推荐
    苏昌荣刘振兰王晓燕陈宝义骆旭放申晓国徐振东于景平李翠云周新军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