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艺术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写实绘画是否有未来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057次  |  更新时间:2016-04-05 16:51:31

    当代艺术理论家栗宪庭近日指出:“中国人到现在为止对艺术的理解,在我看来还停留在‘五四’到1970年这段时间,‘画一个东西要很像这个东西’,受这种艺术观念影响成长起来,并没有像西方那样有一个博物馆体制,有艺术变迁的线索,新艺术的变化都随时能让老百姓看到,中国还没有。”这句话在强调博物馆体制的文化价值的同时,也指出了当今国人的审美观,即“画一个东西要很像这个东西”。

    或许是受这种审美观的左右,当今书画收藏市场中有这样一种主流倾向:不管是油画还是中国画,在拍场、画廊还是地下书画市场中,最为走俏的是那些“画得很像”的写实作品——某些写实主义油画家的作品价格日益攀升,屡屡突破千万元人民币。那么,这种大受欢迎、“画得很像”的美术作品是否值得收藏呢?下面,我们就请具有代表性的收藏名家郭庆祥、三彩画廊总经理海生和著名美术批评家、中央美院艺术管理学院教授恭纪遂谈谈看法。

    画廊经理:画得“像”的画作就是好卖

    海生:就三彩画廊十余年的经营情况来看,写实主义油画家的作品及工写结合的某些画家的小写意作品确实深受藏家的欢迎,因为画得“像”、画得“好看”,符合中国人的传统“美术”审美观,容易看懂,可以说“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可是,这和像西方人从艺术的角度去看画作的审美习惯是大相径庭的。

    尽管这样的作品好卖、容易赢利,但作为品牌画廊的三彩画廊还是会选取一些具有创新精神、学术地位和能载入美术史的艺术家的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可流芳百世,值得永久收藏。为此,我们所甄选的作品主要是以学院派为背景,以工笔、写意及兼工带写风格的国画为主,油画、雕塑、版画兼而有之来引导和培养爱好者。

    值得一提的是:我近几年也曾到过西方考察学习,发现在艺术品市场成熟、规范的西方,收藏家喜欢和画廊打交道,他们用合适的价格选择心仪的作品,而且画廊有永久性的相关附加值服务。然而,中国人则更喜欢从画家手里直接购买(当然,你出什么价画家给你定做什么画)。其结果是西方人挑着买的是原创精品,而我们的收藏家买的则是一张制作半成品,二者有着天壤之别。

    收藏名家:写实绘画是工匠技术手法的重复

    郭庆祥:以画得“像”与“不像”为标准衡量画作水平高低,是因为当下大众尚停留在低层次的作品解读水平,画得“像”的画作容易看懂。这样一来,写实作品“画得像”就是讨人喜欢的主要原因了。

    今天,大多数人对美术史和美术创作是不太了解的,尤其是对那些“画得不像”的作品,经常表示“不可理解”。大多数民众对抽象艺术还是停留在“俗”的欣赏水平。

    写实绘画在美术史中曾经担任重要角色,如真实记录历史事件、社会事件和生活事件等;通过描绘人物外在形象刻画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性格;阐述和演绎文学故事,使之形象化等。可以说,写实绘画的功能曾经是其他文艺形式无可替代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如摄影、摄像的产生,写实绘画的功能早已经被其他更好的文艺形式替代,已经失去了其精神层面的艺术价值,留下的仅仅是这点写实技巧的躯壳罢了。所以,写实绘画只是美术史中的一种资源,而不能代表我们这个时代高端的艺术价值。从世界眼光看,表现性、抽象性的绘画一百年前就开始占领了美术发展的主导地位,因为至今它还没有被其他更好的文艺形式所替代,表现性或抽象性的作品还具有画家的精神诉求和个性价值。

    我们知道,真正的艺术家一定要有独立思想而不是临摹古人。然而,今天我们的写实绘画是工匠技术手法的重复,而不是艺术家的个人创造。另外,写实画容易进行炒作,因为炒作者可以雇用工匠,以工作室的名义批量生产,而画家本人也可以借助炒作成为“名家”——要知道,现在大多数人还是在买“名人”字画,没有达到真正欣赏艺术的水平,更不知道其中的陷阱。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年我们的美术教育的落后,大多数藏家跟着市场走,仍停留在低俗、媚俗、庸俗的欣赏水平层面,没能正确引导人们的审美情趣。而大部分画家为了讨好那些藏家,就画了大量低俗、媚俗、庸俗、没有时代精神的画作。他们用这些画作愚弄大众。我们相信: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和个人一定会认识到西方国家各时期主流绘画和我国优秀绘画作品的价值,一定会转向收藏他们的作品。因为,这些艺术作品才是永恒的,才是有生命力的。

    我认为,能有创新、有时代精神且能感动我们的艺术作品就是我永久的收藏。我收藏的心得是:艺术家一定要德艺双馨,一定要有真情实感,有创新精神,他们用时代精神打动我。这样一来,画家和作品才有极强的生命力。有了正确研究和认识,我就有了底气,就不会跟着庸俗的市场走。这些年来,我们陆续收藏了李可染、潘天寿、石鲁、吴大羽、赵无极、吴冠中、张功慤、石齐等创新艺术家的作品。

    写实油画当今在欧洲没有市场

    恭纪遂(中央美院艺术管理学院教授):写实油画作为一个市场品类,在中国可谓是一枝独秀。在欧美,有发达的艺术品市场,可没有当代艺术家的写实油画市场。世界有写实油画的国家,就我之见闻所及,唯一进入视野的就是朝鲜。但朝鲜的写实油画,没有形成任何有规模的市场。

    回顾一下所谓写实油画在中国被接受的历史。最早对西方的写实油画表示惊叹莫名的欣赏,是康有为、梁启超一辈。他们对光影效果、栩栩如生的视觉幻象,及西洋宗教画所体现的人文情怀,都表达了由衷的激赏。第二个走进记忆的代表性人物,是留学法国的徐悲鸿。他在法国学院派落日的余晖中,完成了西方写实主义的造型教育。同时,他对莫奈、塞尚、毕加索,都大加鞭笞。第三个历史阶段及代表人物,应当是新中国的学院派吧。别管是中央美院的第一画室,还是第四画室,都要把写实主义供奉为祖宗牌位。这当然是为了服务当时的政治宣传和群众教育。中国写实油画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可以说是市场化之后的群雄俊彦,从陈逸飞到艾轩,再到近年来作为市场中坚人物的王沂东到冷军,越画越细!

    写实油画的发展过程,也是中国人对西洋油画技法,从接收、实践,到逐步掌握纯熟的过程。同时,写实油画也是老百姓和初入门的收藏者看得懂、买得起的品类。写实油画的技法,对于一般藏家来说,还是有一个清晰的标准可循的。同时,写实油画所反映的技巧、所需要的功力及创作时间,也符合藏家要求艺术品精工细作,甚至按照工时付款的价值标准。

    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从1870年印象派崛起之后,写实主义可以说从创作到市场,在无情地衰落和退潮。19世纪的沙龙艺术作为写实主义最后的party,早已曲终人散。发展到今天的西方学院教学体系,写实主义只占有一个极其边缘的位置。只有个别教师的孤独坚持,才使写实主义在西方世界中有片段和零星的存在。为什么会这样?我想,就西方写实主义的衰落而言,有两个主要的原因:一个是摄影术的发明。照片和电影代替了传统的绘画作为视觉艺术的主流。如果我们注意到社会大众对电影电视的热情,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说,视觉文化消费中对写实主义的要求并没有消退,只是从传统的古典绘画转移到影视艺术中了;第二,当然是印象派带动的写意艺术,乃至观念艺术的兴起。传统的艺术已经从视觉游戏,转换成一种需要阐释系统支持的智力游戏了。

    就中国而言,我们的文化发展阶段与西方的艺术发展,有着明显的“时差”。传统的写实主义作品,在公司收藏中尚未达到“饱和”。像大多数饮食文化中初尝温饱的消费群落一样,我们要先摄取品味简单的糖分和脂肪,虽然甜、虽然腻,但这是藏家品味发展的必经阶段。

    在这个意义上说,一味追求形似逼真的写实艺术的市场盛况,一味追求甜腻唯美的写实艺术的市场盛况,有今天、没明天。虽然今天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无论是从美术史的发展规律看,还是从市场演进的趋势看,在具象写意的艺术和观念支配下的当代艺术,必将成为下一阶段的收藏主流。

    徐健国将在穗办四十年回顾展
    陕西百余件于右任书法“失踪”专家详解艺术魅力
    相关动态
    黄庭坚书法水平究竟如何?为什么网友们认为“丑”云布集团:古代书法中的“永字八法”——笔法与结构的奥秘略谈古董艺术品的保值价值何挥毫:宋元绘画的当代传承与艺术升华中美协副主席、画家马锋辉:艺术征途勤探索,题材挖掘尚不足李跃林:从两件南宋告身说宋代院体书法的演变李苦禅:写意画,不是画出来的,笔笔全都是写出来的郭沫若妻子于立群书法:精研碑帖,专擅隶书,字体清秀,功底非凡透过中国古代文学,谈谈文学作品中“渔父”形象的发展 沈尹默:书法造诣被誉“直入宋四家”,陈独秀却称他“俗气在骨”如何学书法能规避弯路? 邓以蛰:画法与书法的关系
    书法家推荐
    李文启杨洪基谢昆姜春祥陈菏生龙开胜叶培贵王勇强李学伟王立志
    画家推荐
    周丽雅杜武杰贺喜路卿马明耀韩一何桂东王昕海刘国志张琳琳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