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靳尚谊:观念不重要,技术才是不能含糊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602次  |  更新时间:2016-04-05 16:49:52

    当了14年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做了10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的靳尚谊,被看作“中国体制学院派领袖”。在靳尚谊看来,风格是平等的,但是每种风格的画都有参差不齐的水平。“为什么进口汽车一进国内组装就容易出问题?因为我们的工艺水平不行,中国人的标准比人家低,就这一条。”

    一个冬日的午后,暖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窗台上,靳尚谊坐在窗前,他前方的沙发上,横放着一张他钟爱的肖像画的复制品,背面的墙上则挂着一张古雅的中国山水画。书房面积不大,门口的架子上堆满了CD,既有京剧,也有交响乐,似乎都在讲述着画油画的靳尚谊的“业余生活”。

    深色毛衣衬着花白的头发,方框眼镜更显面容消瘦。眼前的靳尚谊声音浑厚,步伐轻盈。1949年考入北京艺专(中央美术学院前身)时,靳尚谊只有15岁,60多年后,他早已从中央美院院长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的职位上退休。虽然依然保留着全国政协常委和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的身份,76岁的靳尚谊已经清闲了很多。“每周能保证有三天时间画画。画画的时间比以前多了,但我还是画得很慢,总是改来改去。”靳尚谊说。

    素描200年间无变化

    年轻时代的靳尚谊填报学校时,刚好有个亲戚在北京艺专。亲戚认为,这是个公费学校,适合经济困难的靳尚谊。于是,没见过任何绘画更没学过绘画的靳尚谊,开始学习素描。当时的基础主要是素描与深入生活的训练这两课。这个单纯的青年学得很认真,以致这两课成为他后来始终立足的两块基石。他被选入油画训练班才真正开始这个专业的科班训练,而他后来回忆道,最受益之处是西法造型的结构方面,懂得了“一切造型因素要通过对对象结构的把握而贯串起来”。

    进入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那时候简称“马训班”)后,靳尚谊开始画油画。他的毕业创作名为《登上慕士塔格峰》。

    靳尚谊说:“我开始选择的是毛主席视察黄河,当时修三门峡水库,我到那里去深入生活收集了很多资料搞构图,但是搞了很多构图都画得不好。马克西莫夫认为画得不够理想,所以他就建议我画另外一个题材。”当时我国的第一次登山就是登慕士塔格峰,在苏联的帮助下,组成了中苏混合登山队。得知登山队回来的消息后,靳尚谊到北京他们驻扎、休养的地方做了一个访问,了解登山队的情况,还给他们画了很多素描。这个题目得到了马克西莫夫的认可。“展出之后总的来讲还可以,但不是最好的,”靳尚谊说,“马克西莫夫比较喜欢的是汪诚一的《信》、侯一民的《地下工作者》,还有詹建俊的《起家》。”

    靳尚谊进入北京艺专时,徐悲鸿担任院长,当时的素描就是徐悲鸿从西方引进的。本科时,靳尚谊学到的素描方法是“分面法”,即无论对于人还是各种形状的物体,都要用一个一个的面塑造出来,这样层次分明,形就具体、生动了。在“马训班”,靳尚谊知道了“解构”。马克西莫夫告诉他,“解构”就像盖房子,需要打地基、置梁柱,然后再添砖加瓦,它是一个物体的基本构造。有一次,马克西莫夫帮助同学改一张男人体,把原先用分面法画出来的东西都连起来了,包括骨骼、肌肉等都连起来、具体化了,画面顿时出现了巨大变化。

    这两种经历在靳尚谊看来都是“二手经验”。改革开放后,靳尚谊得到了去西方看经典油画原作的机会。这个时期出国的油画家,还有陈逸飞、陈丹青等。

    1979年,靳尚谊随一个艺术教育考察团访问德国,他所参观的十几所艺术学院都在画素描。在多年安静而封闭地学习素描之后,靳尚谊好奇地问德国的教授:“你们现在素描跟以前比有什么发展?”教授的回答却是:“和200年前一样。”这使得靳尚谊不再注意风格的变化,而是重视素描的练习,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在美国的经历使靳尚谊感觉到自己作品的体积感不够。“比如人头,我只能做到一半,边线转不过去,都切掉了,这样它的美感就出不来。我在美国做了一个实验,一个画廊老板给了我一张很大的照片,要我画一张头像,我将‘古典法’和‘分面法’都融合在这张画中,将体积做得更彻底一点,效果便一下子发生了重大改变,”靳尚谊说:“回国后我将这种方法运用在日常创作中,周围的老师、同学都觉得我的画变了,但具体怎么变的都琢磨不清,其实就是这个原因。”靳尚谊的代表作品《塔吉克新娘》就在这个时期诞生,此时,他已年逾半百。 

    我只是顺着个人的路子一点一点往前走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靳尚谊开始对近代书画家黄宾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翻阅黄宾虹的画册后,靳尚谊发现,黄宾虹的笔墨里抽象性很强,既有中国的传统又有时代意识。能不能通过画黄宾虹的肖像来研究水墨画和油画结合的问题?靳尚谊先后画了两张《黄宾虹》,一张是黄宾虹在山水之间,手拿一个速写本;第二张画的是晚年的黄宾虹,背景是他的画。

    在中国嘉德2007年春拍中,靳尚谊作品《画僧髡残》以1601.6万元成交。髡残置身山水之中,体现的是他晚年在南京出家后在郊区山野之间的状态。这是靳尚谊的又一次尝试,他说:“我画的《画僧髡残》是全身的,人要置身在山水之中就比画半身要难度大些,山水也要有中国画的意境和笔墨趣味。” 

    随后,靳尚谊又开始了《八大山人》的创作。《八大山人》和《黄宾虹》、《画僧髡残》不一样,难度更大。黄宾虹和髡残都是山水画家,画风都偏浓黑,容易和油画结合。而八大山人更多是花鸟画家,画面要简洁空灵,用油画表现非常困难。《八大山人》这幅画,他画了整整两年。 

    谢稚柳对《何水法花鸟画集》的评价
    杨之光对何水法画作的评价
    相关动态
    何挥毫:宋元绘画的当代传承与艺术升华中美协副主席、画家马锋辉:艺术征途勤探索,题材挖掘尚不足李跃林:从两件南宋告身说宋代院体书法的演变李苦禅:写意画,不是画出来的,笔笔全都是写出来的郭沫若妻子于立群书法:精研碑帖,专擅隶书,字体清秀,功底非凡透过中国古代文学,谈谈文学作品中“渔父”形象的发展 沈尹默:书法造诣被誉“直入宋四家”,陈独秀却称他“俗气在骨”如何学书法能规避弯路? 邓以蛰:画法与书法的关系全球艺术财富上榜画家:彭水影学术价值及市场分析写实与写意: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趣味书法——中国文化的核心
    书法家推荐
    萧冰李好廷王翁沈洪明任爱民聂廷峰徐恒功刘永洋李衍国赵义成
    画家推荐
    汪家芳王晴方传军赵光文沈燕凌焕忠季乃仓江文湛赵长国丁鼎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