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文化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解读评论

    在书史的长河中漫步—评述刘亚丽其人其艺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620次  |  更新时间:2016-04-05 16:49:40

    认识刘亚丽女士的时候,源自于2009年8月初,我们同时从两个不同的地方应邀赶赴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参加中国西部首届散文节。也许是同为书法人的缘故,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互相留了联系电话。在鄂市的有一天晚上,我们几个书画同道聚在宾馆的某一个房间里,聊得特别投缘开心,因此彼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会议结束后,她们一行几人先我一天回了北京。我此行的目的是去北京专访几位书法名家,所以在我们分别时我就有一种很快就会再次在北京相会的感觉。第二天,我就分别收到了一个电话和一个短信,电话是书法家胡抗美先生打来的,他说吕金光先生给他特别介绍了我,他约我早日会面;短信是书法篆刻家曾翔发来的,他说于明诠先生特意给他打了电话,说我要去书法院聊聊,他说期盼早日晤面。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到了北京,又自然而然地和刘亚丽女士再次相聚于北京。

    那天,我和也是鄂市相识的美女画家兼摄影师王秋菊女士一同前往她家。虽说北京城市大,找个人真是不容易,但因为有秋菊带路,所以很快就到了她家。刘亚丽女士早已在楼下等候,她非常热情地请我们上楼,忙着沏茶、让水果。而刚一进门,我所关注的还是四壁挂满的她的书法作品,行草隶篆各体皆有,室内洋溢着阵阵墨香,充分反映出女主人的文化品位和她身上透出的那种浓浓的艺术气息。她拿出自己以前出的一本作品集并指着墙上的字画对我说:“你是职业评论家,给当代书坛那么多的名家大腕写批评文章,请给我的书法作品也多提提批评意见!”我说:“批评不敢当,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吧!”她又说,最近想再出一本作品集,能不能帮她作个序。我当时犹豫了,未置可否。原因是尽管我发表了几百篇理论批评文章,但给他人的作品集作序这样的事我还真没有做过。结果时隔不久,刘女士打电话来,说序言给她写了没有,她作品集要出版了。我一听,原来人家是真的要我写啊!我再不动笔,岂不是要耽误人家的事吗?

    其实,在我看来,作为一个女人能够爱好书法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为了生活我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磨难和痛苦,但为了心中那个永远无法熄灭的艺术梦想,我们多少次放下了手中的毛笔又一再拿起。对于书法,对于那些扑朔迷离纵横交错的墨色线条,我总是无法舍弃。在最近的一次交谈中,刘亚丽无限深情无限感慨地对我说出了这番话。对于她的话,我是深有感触。而事实上除了她和我之外的每一个从骨子里喜欢书法的人又有哪一个不是这样的呢?!我们白天忙碌于生活百事,晚上或节假日总是不约而同地徜徉于书史的长河中,痴迷地欣赏着历史上那些伟大的书法家溅起的朵朵浪花……刘亚丽女士对于书法的感情是极为深厚的,她之于书法的态度也是非常虔诚的。她学习书法已经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她钟情并擅长于行草书和隶书,行草书植根于晋唐,对二王、孙过庭法帖有着较深入的研究,所作用笔洒脱,气势奔放;隶书取法于《曹全碑》《乙瑛碑》《张迁碑》《石门颂》,作品写得雄浑朴拙,开张大气。看了她的作品,我无需说她的书法水平达到了什么什么,她在圈里圈外影响如何如何,我只是觉得,对于书法,只要能够抱有一份真正的虔诚和执着,真真实实地在为自己心爱的艺术而不断地付出就足够了。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认真看了她的作品集的大样,里面确实有一些比较见功力和性情的作品,特别是她的行草手卷《滕王阁序》,写得洋洋洒洒,行笔气势酣畅淋漓,墨色燥润相杂,富于变化,章法完美,一气呵成。几幅榜书静如山岳,动若脱兔,凝重而不失自然。除了行草书、隶书以外,她对楷书、大小篆亦有涉猎,这种多书体的探索也很有助于自己拓宽书路。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谁说女子不如男”?在看作品的过程当中,刘亚丽女士又颇为感慨地对我说,自己实在是太喜欢书法了,为了不辜负自己心中那个美好的梦想,今后还需要调整方向找对方法加倍努力啊!

    听了如此朴实的语言,我会心地笑了。事实上,文章写到这里,我其实也没有太多的话要讲,我觉得对于学习研究书法而言,能够说出这种朴实的肺腑之言的人,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她非常清楚自己现在在做什么,也深深懂得书道的艰辛和看清了自己将来要走的路……

    最后,我想借此就书法人的文化修养问题说几句应该不算是题外的话。我从来就不认为一个只知道在点画方面描描画画而不去关注学问修养的人会是什么什么家,作为一个真实意义上的书法人,即使未必专门地去做什么艰深的学问,但至少也要对中国古典诗词有所了解和研究。但事实上当今书法界,这种对传统文化一无所知而借书法的光欺世盗名者却是比比皆是,可刘亚丽女士恰恰在这一点上令我刮目相看。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忽然发现她是一个特别具有文章和诗词才华的人。赏读她写的随笔文章和格律诗词,一位文静贤淑的女书法家的形象就会在我们的眼前愈加清晰起来。记得她的一首七绝《禅缘》写道:“万山重叠万山中,草庐傍溪临深清。松果闲落敲破帽,风不明禅时翻经。”如此富有哲理而又诗意盎然的句子,读之怎能不使人感叹再三!接下来让我们再欣赏她的一首《卜算子.登九华山》:“偷得浮生闲,当登九华山。一寐自醒品鸟侃,晨钟萦心安。高歌横江过,长吟峻岭间。心存善念自超然,忧烦俱云烟。”能够写出这般清丽洒脱的词句来的人,她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品味也就可想而知了。

    书法长寿之悖论
    张洪源:笔墨的思索和联想
    相关动态
    何挥毫:宋元绘画的当代传承与艺术升华中美协副主席、画家马锋辉:艺术征途勤探索,题材挖掘尚不足李跃林:从两件南宋告身说宋代院体书法的演变李苦禅:写意画,不是画出来的,笔笔全都是写出来的郭沫若妻子于立群书法:精研碑帖,专擅隶书,字体清秀,功底非凡透过中国古代文学,谈谈文学作品中“渔父”形象的发展 沈尹默:书法造诣被誉“直入宋四家”,陈独秀却称他“俗气在骨”如何学书法能规避弯路? 邓以蛰:画法与书法的关系全球艺术财富上榜画家:彭水影学术价值及市场分析写实与写意: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趣味书法——中国文化的核心
    书法家推荐
    萧冰李好廷王翁沈洪明任爱民聂廷峰徐恒功刘永洋李衍国赵义成
    画家推荐
    汪家芳王晴方传军赵光文沈燕凌焕忠季乃仓江文湛赵长国丁鼎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