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艺术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国学文史

    专家共话红楼版本源流脉络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0次  |  更新时间:2025-08-07 17:28:10

    《增评补图石头记》宣传页。 北京曹雪芹学会供图

    近日,《增评补图石头记》首发座谈会在北京曹雪芹学会品红轩举行。座谈会以清光绪十年(1884年)上海同文书局初刊《增评补图石头记》为核心,一一梳理《红楼梦》版本源流脉络,追溯孤本背后的收藏传奇。

    据介绍,清光绪十年,上海同文书局以“铅石印”技术刊印的《增评补图石头记》,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从木刻本向近代印刷转型的里程碑,更以“铅排+石印”的创新工艺,让这部经典从文人案头走向市井街巷。

    此版《增评补图石头记》为《红楼梦》版本研究专家、收藏大家杜春耕所藏孤本,是存世唯一带有光绪十年明确牌记的同文书局初刊本,确证了其作为《红楼梦》铅石系列印本肇始之作的真实身份,堪称“举世孤本”。中国书店特据此藏本限量推出高质量还原影印本。

    座谈会围绕《增评补图石头记》的版本价值、印刷史意义及收藏研究展开深度探讨。张青松作为本书影印出版的推动者,揭秘了这套珍本失而复得的经过:“杜老一直找不到这套书中的第一函,以为已经丢失,于是这套书长期以三函状态存在。后来在杜老师家吊柜里,终于把缺失的关键一函找到了。”更令人感动的是,为保障扫描质量,“杜老慷慨同意拆线扫描,我们请最好的修书匠人百分百复原”。张青松特别强调该版本的核心价值:“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铅排+石印’《石头记》,文本依据王希廉和大某山民的评点本,通过影印技术实现了版本固定化。”

    杜春耕抚卷补充关键细节:“这是存世唯一带光绪十年牌记的同文书局本!而且样书特征明显,因为上面的铅字质量很清晰。”他指着书中矛盾处笑道:“同文书局自己标记是‘石印’,但打开书看,也有铅排的字。同文书局的这句记录还使我们知道该本是用铅字排的版,而印刷方法却是石印。这书有太多奇怪信息,是十分好玩的书。”

    中国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委员艾俊川深入解析了该本的印刷史意义:“光绪十年中国仅有点石斋和同文书局两家掌握石印技术。同文书局创新性地将铅排活字与石印结合——铅排保障文字清爽美观,石印实现260幅插图精准复制。”

    他现场传授鉴定诀窍:“铅字通常是凸版印刷,纸薄会留下压痕;石印因二次上墨,边缘常有浮墨晕染。”他特别强调印刷技术革新带来的文化普及:“晚清石印本成本远低于雕版。这套《石头记》让普通百姓买得起《红楼梦》,实现从文人案头到市井街巷的传播革命。”

    针对版本源流,张青松阐明底本脉络:“《增评补图石头记》的文本主要承袭王希廉评点本和大某山民的评点,而王本又以程甲本为基础。”北京大学教授辛德勇由此谈到:“读这套光绪本中的评语特别感慨——清代读者就指出后四十回‘如常山蛇首尾相应,安根伏线,有牵一发全身动之妙’。作家林语堂、王蒙都认为续写比原创难百倍。”他对比早期抄本差异:“甲戌本、庚辰本等抄本与程高刻本差异显著。而这套铅石印本的价值,正是通过工业技术将定本固化,终结了抄本时代的文本流变。”

    与会专家认为,《增评补图石头记》具有四大开创意义:这是第一套《红楼梦》铅石印本,开创“铅排+石印”工艺,推动印刷工业转型;第一套两家合评本,整合王希廉与大某山民评点,奠定晚清评点派基础;第一套回目画本,260幅插图包含19幅工笔绣像,复兴小说图像叙事;第一套大观园图本,全景呈现园林空间,为红学研究提供视觉实证。

    70余国中华传统文化爱好者同诵儒家经典
    高天厚土里的质朴与丰碑:知名画家袁武上海首展
    相关动态
    专家共话红楼版本源流脉络70余国中华传统文化爱好者同诵儒家经典史学大家许倬云去世传世百年的《红楼梦》画册带你走进“红楼世界”全球多地举办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庆祝活动中国画人文标准和美学追求从西方水彩技术的发展,看中国传统水墨画,两者结合有怎样的效果文脉华章|听文物讲述“何以端午”《红楼梦》文化展特展在马来西亚举行莫言得诺奖,陈丹青:获奖与作品无关,刘震云:国内多人都可获得“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力量——鲍鹏山系列作品对谈”在沪举行
    书法家推荐
    秦峰张灿君林杰墨千于钦源孙钰婧朱守道于子涛王孝国王寿传
    画家推荐
    毛雪峰段正渠孙小凡耿玉香王松陈兆生张琳卢攀攀魏庆玉何宁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