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墨客网!请【登录】或【注册】
  • 手机访问 | 联系我们
  • 墨客网

  • 名家推荐: 李秀华 邱禄生 蔡纯杰 魏振同 石雨 杜鸿光 冯磊 王绍明
  • 首页

  • 艺术先知 墨客专稿 艺术动态 艺术展览 艺术拍卖 投资收藏 解读评论 趣闻杂谈 艺术名家 文献书籍 文玩杂项 国宝文物 诗词文赋 文史国学

  • 艺术名家 书法家 画家 机构

  • 传世名作 书法欣赏 字帖临摹 碑贴长卷 名家书法 名作杂赏

  • 艺术展览 全部展览 当代书法 当代画作

  • 墨客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金辽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国学百家 国学文化 文史经典 诸子百家 朝史综论 国学名士

  • 墨客学堂 书法知识 绘画知识 文房知识 装裱知识 鉴定知识 收藏知识 拍卖知识 历史知识

  • 华夏历史 朝代历史 历史人物 著名战役 野史秘闻 史料杂谈

  • 墨客故事 寓言故事 神话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民间故事 儿童故事 励志故事 爱情故事 幽默故事 恐怖故事 传奇故事 哲理故事 亲情故事 谜语故事 校园故事 名人故事 故事杂赏

  • 商
    城
    分类阅读
    艺术先知艺术展览艺术拍卖投资收藏解读评论横幅展示趣闻杂谈艺术人物文献书籍文物古玩墨客专稿诗词文赋国学文史
  • 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先知 > 艺术先知

    著名书法家、出版家杨再春先生逝世

    信息来源:墨客网  |  阅读次数:163次  |  更新时间:2025-07-19 15:35:16

    著名书法家、出版家、摄影家杨再春先生,于2025年7月17日21时25分,在家人温暖的爱与守护中,安然辞世,享年81岁。

    半个多世纪以来,杨再春先生以弘扬中华书法艺术为己任,笔耕不辍、教化不倦,是当代书法艺术传承与普及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十余年来,杨先生以极大的勇气和宁静面对癌症,无论身体状况如何起伏,他始终豁达乐观地生活,把全部心力投入对书法的热爱与教育实践之中。他待人谦和真诚,教学一丝不苟。他笔下的刚健与清气,也正是他人格的写照。

    《中国书法报》特刊此专题,以示哀悼和缅怀!

    翰墨传薪——杨再春的艺术人生

    古代文人常将书法视为笔墨小道,或仅作娱乐心性之为。随着时代发展,作为华夏精神气质的典型象征、独特文化符号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在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与世界文化艺术界交流对话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回顾中国书法在当代尤其是近40余年来取得的长足发展与突出成绩,离不开无数书法工作者前赴后继、坚持不懈的努力,杨再春作为其中一员,毕生醉心书法艺术,在笔耕不辍的同时,致力中国书法的普及、教育与传播。

    1985年杨再春先生在书房创作

    寄情翰墨

    纵观杨再春的艺术人生,书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还是到罹患重病的晚年,他从未停止过对书法的追寻与热爱。杨再春年少时便对体育和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其父亲的指导下每天临习颜真卿《多宝塔碑》。大学后,他拜入书法家黄高汉、郑诵先门下,在之后7年时间里,先后潜心汉魏碑刻,精心研习帖学,临摹王羲之《兰亭序》数百遍并多次通临《三希堂》法帖。随着对书法探究的不断深入,他深感文化修养对书法的重要性,深知自身在古文、诗词方面的不足,随即向王力、周一良、冯至等教授求教古代汉语、诗词、文学。 在1985 年到 2006 年期间,杨再春编著了《行草章法》《行书笔法与兰亭序帖》等 36 部书法专著。2011年,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书怀壮志——杨再春书法艺术展”,获得业内外广泛赞誉。然而,他没有丝毫骄傲与自满,而是立刻回归到对经典碑帖的临习,不断从中汲取营养,着力提高自身创作境界与水平。晚年虽身患膀胱癌,饱受疾病困扰,但他积极乐观,每日与书法为伴。正如他所说:“我对自己的期许就是能够不断进步,活到老学到老。”

    20世纪80年代初,杨再春与书法界朋友合影,前排左一李铎、左二赵家熹、左三陈大章、左五欧阳中石、左七夏湘平后排左二刘炳森、左三李力生、左五韩绍玉、左六杨再春

    大道传薪

    回顾杨再春的艺术人生,其作为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情怀与奉献精神,作为新时代书法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值得敬仰。

    一是积极参与并组织书法社会活动。20世纪80年代,随着1980年“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在辽宁省美术馆成功举办,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书法逐步从书斋步入展厅,进入广阔的社会,书法社会化、组织化、集群化倾向开始取代过去窗明几净、修身养性的个体色彩,书法由精英艺术转向全民普及性艺术。这既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也离不开众多书法工作者的积极推动。杨再春便是这其中的热情推动者。

    1963年杨再春先生在北京体育大学训练场留影

    二是积极投身书法普及与教育。伴随着书法走进社会,民众学习书法的热潮兴起。这也带来现实问题,当时书法教育资源无法满足广泛而多元的现实需求。虽然当时浙江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相继招收书法本科生、进修生、研究生,但这对数量如此庞大的、热情高涨的民众群体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有感于此,怀着对弘扬书法文化的责任,已学有所成的杨再春在出版工作之余积极投身书法的社会普及与教育。最初,他每周奔走于北京各区县文化馆举办的书法培训班,随后又在劳动文化宫、工程兵礼堂向书法爱好者传授书法知识。1986 年,他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为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讲授《行书技法》,1990年他受中央电视台之邀作《电视书法专题讲座》,节目播出后,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众多书法爱好者或寄来信件或千里迢迢赶赴北京向杨再春请教。

    杨再春先生求教于沈鹏先生

    因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繁忙的工作使得他无法一一回复每位来信者,他出版社的同事们主动承担起回复工作。然而再忙,他对边防战士、残障人士、身患绝症人员等群体的来信一定亲自回复鼓励指导。对于登门拜访的书法爱好者,他也竭力给予帮助。曾有一位家境困难的内蒙古书法爱好者来北京拜师学书,杨再春发现来者对书法修习的执着和不俗天赋,便将他留在出版社当门卫,指导其书法。杨再春晚年也没有中断书法普及的热情,以新兴的网络直播、视频等形式传授书法知识、传播书法文化。

    杨再春先生旧影

    三是积极推动中国书法海外传播。在躬身致力国内传播书法艺术的同时,杨再春重视并推动中国书法的海外传播,以书法为桥梁,加强与各国文化艺术的交流互鉴。他曾在美国、澳大利亚、克罗地亚、南非、瑞士、韩国、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举行书法讲座、举办书法展览,向世界展示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推介给世界。

    杨再春先生与谢云先生观展

    结语

    回顾杨再春先生的书法人生,其在书法艺术领域取得的成绩与名望值得称道,作为老一辈书法工作者,其自身展现出的责任、使命与担当更加可敬。正是有一批批如杨再春先生这样的书法工作者,饱含对书法的热爱与执着,于书法之路不断求索,书法事业才有蓬勃发展的局面。杨再春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艺术精神定会薪火相传。

    新展开箱 国博将展出92件列宾画作
    百余件云南省博物馆藏古代书画精品“穿越” 千年重现辉煌
    相关动态
    哪吒、孙悟空、关公都来啦!萧派面塑艺术作品展亮相广州市文化馆漆画家刘春潮个展《界·无界》惊艳亮相意大利萨尔扎纳艺术节青州市书法研究生作品展暨2025严边书法奖学金发放仪式举行雪域丹青・时代礼赞——子白西藏油画写生作品展开幕商界精英丁华波:一位被企业事业“耽误”的油画家广州山水画研究学会换届,韩晖当选新一届会长栩栩如生的生态博物画展来了从西方水彩技术的发展,看中国传统水墨画,两者结合有怎样的效果故宫博物院8月31日至9月4日临时闭馆“融·合”两岸大学生文创作品交流展广州开幕 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10月17日起开幕800余件陶艺作品齐聚莲花山
    书法家推荐
    张世峰张坤山李玉斌段绪体沈中流汪祖尚刘宪刘伟东王勤张昌伦
    画家推荐
    陈耀年赵树森潘美龄朱金花武佩佑高翠李洪波刘引生舒平张弛
    关于墨客网 | 网站声明 | 网站公告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墨客 | 会员注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京ICP备1504973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113号